「葛根是粉葛嗎?」這個常見的疑問,正是我們深入探索葛根奧秘的起點。從其定義、藥用與食用之分,到中醫古籍的智慧及現代科學的驗證,葛根的價值遠超想像。本文將為您全面解構葛根的7大必讀須知,涵蓋其功效、實用食療、使用禁忌及精明選購技巧,助您徹底掌握這寶貴食材的完整知識,從此辨明真偽,善用其益。
第一部分:解構葛根——從定義、歷史到分類
大家可能都聽過葛根,甚至在家中湯水或涼茶中見過它的身影。那麼,什麼是葛根呢?其實,葛根就是豆科植物野葛的乾燥根部。這是一種歷史悠久的中藥材,也是一種常見的食材。它在古籍中早有記載,用途廣泛。
關於葛根的命名,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相傳古時在湘西一帶,有位青年染上了熱毒重病。一位郭姓隱士建議他的伴侶到深山中尋找一種「土龍根」來醫治。青年服用了這種根部搗碎而成的藥後,病情果然好轉。為了感謝隱士,這種「土龍根」便被更名為「郭根」。由於「郭」和「葛」讀音相近,後來慢慢就演變成了我們今天所說的葛根。這個典故亦證明了葛根作為藥材的悠久歷史與民間智慧。
葛根在植物學上屬於豆科葛屬植物,它的根部肥大,澱粉含量豐富。在中國大陸,葛根盛產於江西、江蘇、湖南及湖北等省份;而在台灣,則分佈於台北、苗栗、嘉義及屏東等地區。根據學者研究,每年十一月中旬採集的葛根,其有效成分含量最高,這與江西上饒地區流傳的「不到十一不挖葛,過了十一不挖葛」這句諺語不謀而合。這句諺語反映了傳統智慧與現代科學的印證。
第二部分:葛根家族大解密——藥用、食用與豐胸迷思
葛根並非單一一種植物,它有不同的家族成員,而它們的用途和功效也有所區別。最常被討論的,就是我們常說的葛根(即野葛)、粉葛,以及具爭議性的泰國野葛根。究竟葛根是粉葛嗎?讓我們來細看。
首先,我們中醫入藥的葛根,通常是指野葛,又稱柴葛。它的外觀顏色偏棕,藥用功效較強。另一個常見的成員是粉葛,它其實是甘葛藤的乾燥根,外觀色白。粉葛的藥用功效較溫和,所以它在日常生活中更常作為食材或食療材料。香港人很喜歡用粉葛來煲湯,因為它味道清甜,有益脾養胃的功效。所以說,葛根和粉葛雖然同屬葛類,但它們是不同的植物,用途上也有區別,藥用功效強度亦有不同。
還有一個常常引起討論的,就是泰國野葛根,學名為Pueraria Mirifica。它與我們中藥用的葛根雖然是近親,但並非同一種植物。泰國野葛根只生長在泰國北部,其主要用途是豐胸駐顏,因為它含有豐富的植物性雌激素,尤其是葛雌素。這些成分的化學結構與人體雌激素相似,因此能與人體內的雌激素受體結合,產生「類雌激素作用」。一些人認為這可以刺激乳腺組織增生,促進膠原蛋白生成,並使脂肪在乳房堆積,從而達到豐胸效果。
然而,泰國野葛根的豐胸效果仍存疑,而且服用它亦有潛在的健康風險。日本厚生勞動省與國民生活中心曾接獲多宗女性服用含野葛根成分保健食品後,出現月經失調、異常出血及乳房脹痛等副作用的投訴。有年輕女性長期服用後,不僅沒有豐胸,反而出現月經提早、情緒波動加劇的情況。醫生亦指出,青春期女性不應服用此類強化植物性雌激素產品,以免影響正常發育。因此,對於泰國野葛根,我們應抱持謹慎態度,切勿盲目追求功效而忽略健康風險。
第三部分:葛根的中醫藥理——古人智慧的現代詮釋
葛根作為傳統中藥材,其藥理作用蘊含著古人的智慧。從中醫角度看,葛根性味甘、辛、涼,歸肺、胃經。這代表它的主要功效會作用於肺部和消化系統,同時性質偏涼,可以清熱。
根據中醫古籍《神農本草經》記載,葛根被列為「中品」,功效為「主消渴,身大熱,嘔吐,諸痹,起陰氣,解諸毒。」《本草綱目》也記載它「性甘、辛、平,無毒。」這些都說明了葛根在古代醫學中的重要地位和廣泛應用。
葛根的主要中醫功效包括:
*   解肌退熱: 葛根能夠放鬆肌肉,有助於治療外感風寒引起的發熱、頭痛及頸背肌肉僵硬疼痛。葛根湯就是治療這種症狀的經典方劑。
*   生津止渴: 葛根味甘性涼,可以清熱生津,幫助身體補充津液。因此,它常用於治療熱病引起的口渴,以及陰虛型消渴症(例如糖尿病患者的口乾症狀)。
*   發表透疹: 葛根有助於將體內的邪氣從皮膚透發出來。所以,麻疹初起,如果疹點出不暢順,葛根亦可以配合其他藥物(如升麻葛根湯)來促進疹子順利透發。
*   升陽止瀉: 葛根能夠提升脾胃的清陽之氣。若脾胃清陽不升,容易導致泄瀉或痢疾。葛根透過其升提作用,可以幫助恢復脾胃的正常功能,常用於治療濕熱或脾虛引起的腹瀉。葛根芩連湯就是治療濕熱痢疾的常用方劑。
*   解酒毒: 葛根自古就是解酒的良方。它有助於加速酒精在體內的代謝和排出,減輕酒精對肝臟的傷害,並緩解酒後頭痛、口乾等不適症狀。
在中醫理論中,葛根顏色白,因此歸於肺經;它味辛甘,辛味主向上走竄,可以將胃中的津液升騰起來,帶到肺部甚至五官孔竅,從而達到生津止渴、解肌透表的功效。古人這些觀察和理論,即使放到今天,仍然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第四部分:葛根的現代科學價值——解構異黃酮與葛根素
除了傳統中醫的智慧,現代科學也對葛根的價值進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其背後的奧秘。葛根之所以具有多種功效,主要歸因於它豐富的化學成分,尤其是異黃酮類化合物和葛根素。
葛根中的異黃酮類化合物,如大豆苷元、染料木苷元,以及葛根素,是其主要活性成分。這些化合物在現代藥理學中展現出多方面的健康益處:
- 防治心血管疾病: 葛根總黃酮及葛根素能有效改善心肌的氧代謝,並擴張血管,特別是微細血管。這有助於改善全身的微循環,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它們能夠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改善心肌供血,對於緩解心肌缺血、預防心肌梗塞,以及輔助治療高血壓及動脈硬化等疾病都有積極作用。
 - 降糖降脂降壓: 葛根素被證實可以降低血糖水平,可能是透過促進胰島素分泌或增加胰島素敏感性來發揮作用。同時,葛根中的黃酮類化合物也能夠降低血液中的總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這對於預防及改善高血糖、高血脂症有顯著療效,有助於防治代謝症候群。
 - 健腦益智: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葛根對學習記憶障礙具有治療作用。葛根醇提取物能顯著對抗由某些藥物引起的記憶力障礙。其活性成分可能透過改善腦部血液循環、抗氧化及抗炎作用,來保護神經細胞,從而改善認知功能和記憶力,對治療老年性痴呆及記憶力減退有潛在價值。
 - 解酒護肝: 葛根能有效解乙醇(酒精)的毒性,保護肝臟功能,並加速酒精及其代謝產物排出體外。它可能有助於加速乙醇代謝酶的活性,減輕酒精對肝臟的負擔,同時緩解酒後常見的頭痛、面紅等症狀,並保護胃黏膜。
 - 駐顏護膚: 葛根亦具有美容護膚的功效。其黃酮類物質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清除體內自由基,減少氧化應激對皮膚的損傷。經常食用葛根可使皮膚變得細膩、潤滑,富有光澤,並增加皮膚彈性。此外,它還可能對面部的斑點、暗瘡有逐漸減少和消失的作用,同時明顯減少面部皺紋。
 
總而言之,葛根的現代科學價值,為古人智慧的應用提供了具體的科學依據,讓大家對葛根的功效有更深層的理解。
第五部分:火眼金睛識葛根——從根片到葛粉的真偽鑑別
市面上的葛根產品種類繁多,從根片到葛粉都有,但大家要注意分辨真偽。辨別真假葛根需要一些技巧,讓大家可以避免買到劣質或攙假的產品。
辨別葛根根片的方法:
*   外觀與顏色: 正宗的葛根根片(或稱柴葛),顏色通常偏棕黃或淡棕色。切片後,邊緣可能會有較深的皮層顏色。
*   質地與氣味: 真正的葛根質地比較堅硬,但用指甲輕刮,能刮下少量粉末。聞起來會有一股淡淡的豆腥味或清香。咀嚼時,初期味道可能較淡,但隨後會帶有一點苦味。與葛根藤(又稱「柴葛」)相比,葛根藤質地較硬,難以嚼動,且味道偏淡,同時藤的中心會有「髓點」,而正品葛根則沒有。不過,一些造假者可能會將髓點挑出,所以大家要注意其他特徵。
*   纖維紋路: 正品葛根的纖維紋路通常比較直,排列整齊。而葛根藤的紋路則會比較雜亂。
辨別葛根粉的方法:
*   顏色: 優質的葛根粉呈純白色或乳白色,顏色均勻。若顏色偏灰或過黃,可能是攙雜了其他澱粉。
*   觸感: 純淨的葛根粉摸起來細膩、滑潤,沒有顆粒感。
*   水溫測試: 這是最簡單也最有效的辨別方法。
*   用溫水(約50-60度)沖泡葛根粉,它會呈現乳白色,質地像「葛奶狀」,不會結塊。
*   用攝氏90度以上熱水沖泡,邊沖邊攪拌,葛根粉會迅速糊化,變成透明的糊狀,且富有彈性。
*   如果沖泡後呈現灰透明狀,或難以糊化,那麼它很可能攙雜了其他物質,例如價格較低廉的小麥、玉米或紅薯澱粉。
*   纖維特徵: 純葛根粉含有微量的粗纖維,這也是區分它與其他精緻澱粉的關鍵。
常見葛根偽品及其辨識:
*   紫藤根 (Wisteria root): 這是豆科植物紫藤的根,功效與葛根不同。它通常呈圓柱形或塊片狀,直徑約2-5厘米。表面棕褐色,有不規則的細裂紋。斷面呈黃白色,有明顯密集的細孔,但缺乏正品葛根的特徵。氣味微弱,口嘗味微苦。
*   苦葛根 (Bitter Pueraria root): 這是雲南葛藤或眉葛藤的乾燥根,又名「苦葛」。它的外觀不規則,長約10-20厘米,直徑3-4厘米。表面棕褐色,有明顯的細縱皺紋。它最重要且危險的特徵是,其味道極苦,且有毒。大家務必要特別警惕,避免誤食。
購買葛根產品時,建議選擇信譽良好的商家,並仔細觀察上述特徵,確保購買到純正、安全的葛根。
第六部分:如何將葛根融入日常?實用食療與養生食譜
葛根不僅是中藥材,也是一種極佳的日常養生食材。它味道清香,口感獨特,大家可以輕鬆將它融入日常飲食中。以下是一些實用的葛根食療方法和食譜,讓大家輕鬆享受葛根帶來的益處:
1. 葛根粉粥:
這是一道溫和滋養的粥品,適合一家大小。
*   材料: 葛根粉適量,梗米100克。
*   步驟:
1.  將梗米用清水浸泡一晚,次日濾去水分。
2.  將浸泡好的梗米與葛根粉一同拌勻。
3.  按照日常煮粥的方法,將其煮成軟糯的粥。
4.  粥煮成後,根據個人口味加入少量糖或鹽調味。
*   功效: 此粥口感軟滑,帶有清香,有健脾益氣的功效。長期食用可以滋養身體,提升陽氣,並有助於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及糖尿病。
2. 葛根湯:
葛根煲湯是香港人十分喜愛的養生方式,特別是粉葛赤小豆排骨湯,既美味又祛濕。
*   材料(約2-3人份): 豬軟骨500克,粉葛片約110克(若用鮮葛根則約500克),赤小豆約38克,紅蘿蔔1條,紅棗2粒,粟米2根,水約1公升。
*   步驟:
1.  將所有材料洗淨。
2.  豬軟骨汆燙後備用。
3.  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入約1公升水。
4.  大火煲煮半小時。
5.  轉小火繼續滾煮約2小時。
6.  飲用時酌量加入食鹽調味。
*   功效: 此湯品味道清香鮮美,營養豐富,特別適合在炎炎夏日飲用,具有很好的祛濕效果。它亦可滋補養顏,強身健體。
3. 葛根茶:
這是一種簡單方便的飲品,特別適合解酒護肝。
*   材料: 葛根片30克,清水適量。
*   步驟:
1.  將葛根片洗淨。
2.  將葛根片放入鍋中,加入約1公升清水。
3.  煮沸後,轉小火續煮約10-15分鐘。
4.  濾去葛根片,取茶水飲用。
*   功效: 此茶具有清熱解毒、分解酒精、醒酒健胃及護肝等多重功效。在飲酒前飲用,有助於保護胃黏膜;飲酒後飲用,能促進酒精快速分解和排出體外,緩解宿醉症狀。長期堅持飲用,亦有助於降低血脂、血糖和血壓。
葛根的食用方式多樣,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法,享受葛根帶來的健康益處。
第七部分:葛根雖好非人人皆宜——使用禁忌與常見問題 (FAQ)
葛根雖然具有多種藥用和食用價值,但並非適合所有人。在使用葛根之前,大家需要了解其禁忌和潛在的副作用,以確保用得安全又有效。
使用葛根的注意事項與禁忌:
*   脾胃虛寒者: 葛根性涼,若本身脾胃虛寒、常胃腸不適或容易嘔吐、腹瀉的人士,不宜多服或長期食用,因為這可能加重體內寒濕或引起腸胃不適。
*   表虛多汗者: 葛根有解肌退熱、促進發汗的功效。如果本身容易出汗、體虛,服用葛根可能導致出汗過多,進一步耗傷津液。
*   低血糖、低血壓患者: 葛根具有降低血糖和血壓的功效。因此,患有低血糖或低血壓的人士應避免使用葛根,以免導致病情惡化,甚至引發暈眩等不適。
*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 曾有中醫古籍記載葛根生用有墮胎的風險。由於葛根的類荷爾蒙作用可能影響胎兒或嬰幼兒的內分泌發育,其安全性尚未被明確證實。因此,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應避免服用葛根。
*   風濕病、乳腺增生及體寒濕重患者: 這些人士若長期食用葛根,可能因其性涼而加重體內寒濕或影響原有病情,故應謹慎使用。
*   用藥諮詢: 若本身正在服用其他藥物,尤其是正在接受荷爾蒙治療、有婦科疾病史或家族性乳癌病史者,在服用葛根產品前,務必諮詢合資格的醫師或中醫師的專業建議,以避免潛在的藥物交互作用或風險加重。
常見問題 (FAQ):
1.  葛根豐胸是否真的有效?
答:泰國野葛根(非中藥葛根)因含有植物性雌激素,被認為可能具有豐胸作用。然而,其效果因人而異,且目前缺乏大型人體實驗的數據支持,同時存在潛在的健康風險。建議大家保持理性,切勿盲目追求。
2.  葛根有什麼副作用?
答:過量或不當服用葛根可能引起胃腸不適(如腹脹、腹瀉、噁心)、皮膚過敏反應、月經不調等。特別是泰國野葛根,過量攝取可能干擾內分泌系統,導致異常出血或乳房脹痛。
3.  孕婦可以吃葛根嗎?
答:不建議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服用葛根,因為其類荷爾蒙作用可能影響胎兒或嬰幼兒的發育,安全性尚未有明確的科學證實。
4.  除了葛根,還有什麼天然豐胸方法?
答:若要追求豐胸,除了葛根,大家亦可以透過均衡飲食(攝取足夠蛋白質、健康脂肪及維他命)、適度胸部按摩、針對性運動(如掌上壓、飛鳥夾胸)等方式來改善胸型和堅挺度。這些方法相對安全,且有助於整體健康。
本文提供的資訊僅供養生保健參考。任何關於用藥或健康方面的疑慮,務必諮詢合資格的醫師或中醫師,聽取專業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