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是香港女性常見癌症之一,及早發現是提高治癒率的關鍵。乳房自我檢查作為守護健康的第一道防線,您真的做對了嗎?本文將一文詳盡解構乳房自我檢查的「黃金四步曲」、最佳時機與正確方法,助您掌握實用技巧,學會如何觀察乳房變化,時刻關顧乳房健康,為自己築起堅實的健康防線。
為何「乳房自我檢查」是守護健康的第一道防線?乳癌數據與自我檢查衛教的意義
守護乳房健康,其實可以從日常生活開始。其中,乳房自我檢查是一個既簡單又重要的環節,就好像為健康多加一道防線。這項習慣,加上全面的乳房自我檢查衛教知識,有助及早察覺身體的微細變化。因此,了解乳癌的最新數據,以及乳房自我檢查的真正意義,對每一位女性來說都十分重要。
香港乳癌趨勢:為何我們需要提高警覺?
乳癌是香港婦女最常見的癌症之一,它的發病率近年來持續上升。當我們仔細審視香港的乳癌數據,便會明白為何大家需要提高警覺,更加重視乳房健康。
香港乳癌新症數據概覽
過往二十年,香港乳癌的新症數目持續增長。二十年前,每年新症約有八百多宗。但是,近年這個數字已上升至二千多宗。這個增長速度十分驚人,情況確實令人關注。乳癌已成為本港婦女健康的重大威脅,我們必須正視這個問題。
乳癌發病年齡趨勢分析
乳癌並非只是年長婦女才會患上的疾病。數據顯示,乳癌的發病年齡由二十多歲開始。雖然五十歲以上是發病高峰期,但是年輕女性也需要提高警覺。這表示,無論年齡大小,所有女性都應該關注乳房健康,養成定期進行乳房自我檢查的習慣。
早期發現的關鍵:九成乳癌由患者最先察覺
很多時候,疾病能在早期被發現,治療效果會顯著改善。乳癌更是如此。根據統計,高達九成的乳癌個案,都是由患者自己最先察覺的。這就突顯了乳房自我檢查的重要性。
及早發現與高治癒率的關係
醫學研究指出,乳癌發現得越早,治癒率便越高。早期乳癌的治癒率可達到非常理想的水平。因此,透過日常的乳房自我檢查時機,一旦發現任何異樣,便應立即求醫,把握治療的黃金時期。及早行動,可以為治療帶來最好的結果。
自我檢查如何助您察覺乳房變化
定期進行乳房自我檢查方法,可讓您逐步熟悉自己乳房的正常形態與觸感。當您清楚了解自己的乳房是怎樣,就更容易察覺到任何異常變化,例如是摸到硬塊、皮膚出現凹陷或者乳頭有分泌物等。發現這些變化時,就可以即時告知醫生,尋求專業判斷。
明確乳房自我檢查的目的:提高警覺,而非自我診斷
進行乳房自我檢查,目的是為了提高個人對乳房健康的警覺性。它是一個重要的預防工具,協助您及早發現問題。但是,我們必須清楚明白,乳房自我檢查並不能取代專業醫生的診斷。
自我檢查作為提醒工具的重要性
乳房自我檢查的主要作用,是一個提醒工具。它鼓勵您定期關注乳房狀況,並學習身體的正常規律。一旦發現不尋常的變化,就應立即尋求專業醫療建議。這項乳房自我檢查衛教的意義,是讓您在早期就能意識到潛在問題,不會延誤求診。
東方女性乳房特點與自我檢查效用
有研究指出,東方女性的乳房結構與西方女性略有不同。普遍來說,東方女性的胸脯相對較小。這個特點,反而使乳房自我檢查變得更容易且更準確。相比西方女性,東方女性透過乳房自我檢查方法,更容易觸摸到乳房內的微細變化,發揮更高的偵測效用。
掌握黃金乳房自我檢查時機:何時進行乳房自我檢查最準確?
要進行乳房自我檢查,掌握合適時機非常重要。正確的乳房自我檢查時機,能夠提升檢查的準確性,同時幫助及早發現乳房的細微變化。以下將會詳細說明不同情況下,進行乳房自我檢查的最佳時段,提供您清晰的乳房自我檢查衛教資訊。
育齡期婦女:把握月經後的最佳窗口
月經周期對乳房檢查的影響
育齡期婦女的乳房狀態,會受到月經周期中荷爾蒙水平變化的影響。月經來潮前,身體荷爾蒙水平通常會上升,乳房組織或會變得比較腫脹及疼痛。此時,乳房內部可能感覺較為結實或出現良性囊腫,這些變化會增加檢查的難度,同時容易混淆視聽。
經期後2至7日的檢查建議
因此,我們建議育齡期婦女,應該於月經期完結後2至7日進行乳房自我檢查。在這個黃金時段,荷爾蒙影響已經減退,乳房會變得較為柔軟。這樣,您便可以更清晰地觸摸到乳房組織的實際狀況,同時增加乳房自我檢查的準確度。若月經周期不規律,可以諮詢醫生建議,找出最適合個人身體狀況的乳房自我檢查時間。
特定群體:停經、懷孕或已接受切除手術的婦女
停經、懷孕婦女的固定檢查日
對於已經停經的婦女,身體沒有月經周期,乳房自我檢查時機,應固定在每月同一日進行。這樣做的原因,是方便養成習慣,同時有助於持續監察乳房的狀況。懷孕期間的婦女,由於乳房會持續脹大及變化,進行乳房自我檢查或會比較困難。但是,每月固定檢查仍然十分重要。可以選擇每月的第一天,或一個容易記住的日子,定期進行檢查。
乳房切除手術後另一側乳房及範圍的檢查
即使已經接受乳房切除手術的婦女,仍然需要持續關注乳房健康。檢查時應將重點放在另一側乳房,以及手術範圍周圍的區域。這包括腋下及胸壁位置,因為乳腺組織仍然存在,同時淋巴結亦可能受到影響。定期檢查可以幫助您及早發現任何異常情況。
特別情況:接受賀爾蒙補充療法的女性及男性
賀爾蒙療法女性的檢查時機建議
部分女性,尤其是在更年期後,或會接受賀爾蒙補充療法。這類療法或會影響乳房的密度及觸感,令乳房感覺較為結實。因此,接受賀爾蒙補充療法的女性,在安排乳房自我檢查時機時,應該諮詢其主診醫生。醫生會根據其個別的治療方案及身體反應,提供最合適的檢查頻率及時段建議。
男性乳癌風險與自我檢查提醒
雖然乳癌多發生於女性,但是男性亦有機會患上乳癌。男性乳癌的發病率雖然較低,但是一旦確診,其惡性程度與女性乳癌相似。因此,男性朋友亦應重視乳房自我檢查。男性可以每月選定一個固定日期,例如每月的第一天,定期進行乳房自我檢查。如果發現乳房有任何硬塊、乳頭凹陷或異常分泌物,應該立即求醫,讓醫生進行詳細評估。
詳解乳房自我檢查方法:「看、觸、臥、擰」黃金四步曲(附圖文解說)
學習乳房自我檢查方法,是守護個人健康的關鍵一步。我們明白大家可能對如何進行乳房自我檢查感到陌生,現在,我們就來詳解「看、觸、臥、擰」這套黃金四步曲,讓妳掌握最全面又準確的乳房自我檢查衛教資訊,便可輕鬆進行。
第一步:看(鏡前觀察法)
檢查前的準備與姿勢
進行乳房自我檢查時,第一步是鏡前觀察。請站在一面光線充足的鏡子前面,然後脫去上衣與胸圍。放鬆身體,將雙手自然地垂放在身體兩側,並仔細觀察。
觀察乳房形態及皮膚變化
先看看兩邊乳房的形狀、大小是否對稱。許多人的乳房天生會有些微差異,這是正常的。接著,請將雙手慢慢舉高過頭,觀察乳房的輪廓會否出現任何凹陷、突出或者變形。然後,把雙手叉腰,稍微向前彎身,並稍為用力壓在臀部上,讓胸肌繃緊。再次仔細留意乳房外觀,包括皮膚有沒有出現皺紋、凹凸不平、紅腫、顏色變化、濕疹,甚至像橙皮一樣的紋理。同時,亦要檢查乳頭有沒有凹陷、內縮、結焦、糜爛或方向改變。
第二步:觸(站立觸摸法)
淋浴時進行觸摸的優點
第二步是站立觸摸法,亦是乳房自我檢查方法中的重要環節。我們建議妳可以在淋浴時進行此步驟。因為皮膚濕潤,並塗上沐浴露後,手指更容易在乳房表面滑動,這樣觸摸時的敏感度會更高,也能更輕易地感覺到任何微小變化。
正確指法與檢查範圍
進行觸摸時,請使用食指、中指以及無名指這三隻手指的指腹。並將指腹併攏,輕柔而穩定地按壓。檢查範圍十分重要,必須全面覆蓋乳房的每個角落,包括由鎖骨下方至肋骨下緣,以及由胸骨中線延伸到腋下邊緣的整個區域。
檢查左右乳房的具體步驟
首先,檢查左邊乳房時,將左手高舉過頭或放在腦後。這會讓乳房組織變得平坦。用右手的三隻指腹,以輕壓、中壓、重壓三種不同力度,緩慢地進行小圓圈按壓動作。可以從乳房的外側邊緣開始,以螺旋狀或直線狀的方式,打圈向內檢查,一直檢查到乳頭位置。每移動一個小圓圈,都要確保重複這三種力度。然後以同樣的乳房自我檢查方法,檢查右邊乳房。
第三步:臥(平躺檢查法)
平躺檢查的準備姿勢
第三步是平躺檢查法,這是乳房自我檢查時機的補充。平躺時,乳房組織會因為地心引力均勻地鋪展在胸壁上,這樣能更深入地觸摸到深層的乳房組織。請平躺在床上,在需要檢查的乳房同側肩下墊一個小枕頭或摺疊的毛巾,然後將同側手臂高舉過頭或放在腦後。
左右乳房的按壓檢查步驟
例如要檢查左邊乳房,便在左肩下墊枕頭,然後左手放在頭後。用右手的食指、中指以及無名指的指腹,以輕、中、重三種壓力,用螺旋狀、直線狀或放射狀的方式,仔細檢查左邊乳房的每一寸。確保從乳房外緣一直檢查到乳頭,涵蓋整個乳房區域,以及腋下位置。檢查完畢後,換邊重複以上步驟,檢查右邊乳房。這個乳房自我檢查方法需要妳保持耐心與專注。
第四步:擰(乳頭及腋下檢查)
乳頭分泌物觀察重點
黃金四步曲的最後一步是「擰」。首先,輕輕用大拇指與食指,從乳暈邊緣向乳頭方向輕壓,並觀察乳頭有沒有任何分泌物溢出。我們要特別留意分泌物的顏色和性質,例如是清澈、乳白色、黃色、綠色、褐色、甚至帶血的分泌物。任何非乳汁的異常分泌物,都應該加以留意。
腋下淋巴結腫大的檢查
隨後,將手臂放回身體兩側,然後用對側的手,仔細觸摸腋下淋巴結區域。腋下是乳癌細胞可能擴散的地方,故此檢查腋下有沒有任何腫塊、硬塊或淋巴結腫大,都是乳房自我檢查方法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用指腹輕柔地按壓腋下皮膚,感覺有沒有異常的組織。
檢查時發現異常?保持冷靜,九成乳房腫塊屬良性
進行乳房自我檢查是我們關心自己身體的重要一步。或許您在檢查過程中,偶然摸到了一些異常,或者發現乳房外觀有所變化。此時,許多人心中會湧現不安,甚至感到害怕。然而,請您先保持冷靜。實情是,根據醫學統計,大多數時候乳房出現的異常,例如摸到腫塊,十居其九屬於良性問題,與乳癌無關。我們認識這些常見的乳房變化,便可以更理性地面對,並且知道何時需要尋求專業協助。乳房自我檢查衛教的目的,正是提升大家的警覺,讓大家更了解自己的身體。
需要留意的乳房異常變化清單
當我們進行乳房自我檢查時,會仔細觀察及觸摸乳房。以下列出一些值得我們特別留意,並且需要進一步諮詢醫生評估的乳房異常變化。這些變化可能是乳房自我檢查時機需要關注的指標,但通常也代表了多種可能性,不一定指向嚴重的問題。
乳房外觀與形狀改變
進行乳房自我檢查時,第一步便是觀察。若乳房外觀出現不尋常的變化,例如皮膚上出現點狀凹陷,或者部分皮膚變厚、泛紅,甚至呈現類似「橙皮」的紋理,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信號。乳房的形狀或大小若無故改變,或輪廓變得凹凸不平,也應記錄下來,因為這些都可能是乳房內部組織變化的跡象。
乳頭異常變化與分泌物
除了乳房主體,乳頭的變化也是乳房自我檢查的重點。如果乳頭突然出現內陷,或者方向偏離,且這種改變是新近發生而非天生如此,就需要留意。同時,乳頭皮膚若有結焦、持續性泛紅或破損,亦屬異常。最重要的是,若乳頭出現非乳汁的分泌物,例如清澈、黃色、綠色、褐色,甚至帶血的分泌物,無論是自動流出或是輕擠後出現,都必須盡快尋求醫生評估。
腋下腫塊或不適
乳房自我檢查方法除了檢查乳房本身,也包括檢查周邊區域。腋下是淋巴結分佈的重要位置。若在腋下觸摸到腫塊,或者感到不尋常的腫脹、疼痛或不適,這也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訊號。腋下淋巴結腫大有許多原因,有時只是感染或發炎,但它也是乳房健康檢查中一個不可忽略的部分。
常見的良性乳房問題
我們了解了哪些變化值得注意,接下來便會探討這些變化背後,最常見的良性原因。知道這些常見情況,有助我們在發現異常時,更能保持平靜的心情。
纖維瘤與囊腫的特性
在乳房中發現的腫塊,最常見的是纖維瘤和囊腫(俗稱水瘤)。纖維瘤是乳房纖維腺組織的增生,它們通常是實心的,摸起來表面平滑、可移動,形狀規則。這些良性腫瘤對身體沒有害處,一般毋須手術切除,除非體積過大或持續增生,才會考慮手術。另一方面,囊腫是乳腺導管積聚液體形成的水囊,觸感通常是柔軟、平滑,有時會帶點彈性。乳腺囊腫通常毋須手術處理。醫生可以透過超聲波檢查,判斷這些腫塊是實心還是液體,從而區分它們的屬性。
荷爾蒙引起的週期性脹痛
許多女性在每月特定時間,特別是月經來臨前一週,會感到乳房脹痛或摸到硬塊。這種現象非常普遍,超過半數婦女都有此經歷。這是由於月經週期中荷爾蒙水平的自然轉變,令乳腺組織產生變化,導致乳腺積水所致。這些生理性脹痛通常在月經結束後便會自動消失,毋須治療,屬於正常的生理反應,並非疾病。
發現異常的正確處理方式
雖然大多數乳房異常都是良性的,但我們仍然不能掉以輕心。當我們透過乳房自我檢查發現任何可疑變化時,正確的處理方式非常重要。
立即尋求專業醫生診斷
如果透過乳房自我檢查,您發現了任何上述的異常變化,並且這些變化在月經週期後仍然持續,最重要且正確的做法,就是立即尋求專業醫生的診斷。切勿因害怕或認為問題不大而延誤就醫。及早求醫,可以讓醫生為您進行詳細檢查,找出異常的原因。乳房自我檢查的目的是提早警覺,並非取代專業診斷。
醫生區分腫瘤屬性的重要性
只有專業醫生能夠透過臨床觸診,以及乳房超聲波、乳房X光造影等進一步的檢查,來精確區分乳房腫塊究竟是良性還是惡性。醫生會根據檢查結果,判斷是否需要進行活組織檢查。因此,即使您相信發現的腫塊可能是良性,醫生的專業判斷與診斷工具,仍是確認乳房健康狀況不可或缺的一步。及早確認,便能及早安心,或及早接受適當的治療。
乳房自我檢查以外:建立全面的乳房健康防護網
學習了如何進行乳房自我檢查,這是您照顧自己身體很關鍵的一步。不過,單靠乳房自我檢查並不足夠,要全面守護乳房健康,建立一個堅固的防護網,專業檢查就不可或缺。這就像您為家居安裝了警報系統,同時也要定期請專業人士檢查電力系統一樣,兩者互相配合,保障才更全面。
乳房自我檢查不能取代專業醫療檢查
即使您每月定期進行乳房自我檢查,有助於熟悉自己的乳房狀況,但這仍然是一個初步的「警報系統」。乳房自我檢查並不能取代專業醫生的臨床判斷,同時也無法取代精密的醫療儀器檢查。乳房自我檢查主要目的是提高您的警覺,讓您可以及早察覺乳房的變化,並不是自我診斷的工具。
專業檢查(如乳房X光造影)的必要性
專業的乳房檢查,例如乳房X光造影,可以發現肉眼看不到、手也摸不到的微小病變。這些檢查可以幫助醫生更準確地評估乳房情況,及早找出潛在的問題。例如,乳房X光造影能夠偵測到乳房組織內的微小鈣化點,有些微小鈣化點可能是早期乳癌的徵兆。專業檢查是早期發現乳癌的關鍵,因為許多早期乳癌並沒有任何外在徵狀。
各年齡層的專業檢查建議(香港指引)
根據香港的健康指引,不同年齡層的女性有不同的專業乳房檢查建議。這些建議考慮到不同年齡的乳癌風險,同時平衡檢查的效益。
20-39歲女性的檢查建議
對於二十至三十九歲的女性,乳癌風險相對較低。我們建議您除了每月進行乳房自我檢查,每隔兩年亦應安排一次醫生臨床乳房檢查。這個年齡層的女性,通常不需要定期接受乳房X光造影檢查。
40-49歲女性的檢查建議
女性到了四十至四十九歲,乳癌風險會稍為增加。您除了每月進行乳房自我檢查,每年也應讓醫生作臨床乳房檢查。另外,每隔兩年進行一次乳房X光造影檢查也是很重要的。這有助於更早發現可能出現的變化。
50歲以上女性的檢查建議
女性年過五十歲,乳癌發病率會達到高峰。因此,每月乳房自我檢查及每年醫生臨床檢查是必須的。同時,我們強烈建議您每年進行一次乳房X光造影檢查。這些檢查能全面保障您的乳房健康。
高風險群組的特別注意事項
有些女性因為個人或家族史,其乳癌風險會比一般女性高。這些「高風險群組」需要更密切的監察。
高風險群組的定義
如果您屬於乳癌高風險群組,就需要加倍留意。高風險群組一般指直系親屬(例如母親或姊妹)曾患有乳癌的女性。某些基因突變,例如BRCA1或BRCA2基因突變,又或個人曾患有某些乳房疾病,亦會將您列為高風險人士。
高風險群組的檢查頻率建議
高風險群組的女性,應該跟隨醫生的專業判斷,進行更頻密的檢查。通常情況下,這類人士需要每年接受醫生臨床乳房檢查,並且每年進行一次乳房X光造影檢查。請記得,與醫生保持密切溝通,制定最適合您的乳房自我檢查衛教方案,十分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