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宵達旦」意思只係捱夜?解構典故、用法與近義詞,一篇文揭示7大必知關鍵

許多人認為「通宵達旦」不過是「捱夜」的同義詞,然而其背後蘊藏的典故、精準用法及豐富文化內涵,遠超字面所見。本文將深入探討「通宵達旦」的真正意思,從其古老起源追溯至當代香港「搏殺精神」的文化投射,並拆解其多樣化的應用場景、近義詞辨析,以及您必須掌握的7大關鍵。準備好告別對「通宵達旦」的片面理解,發掘這個成語的深層魅力與實用知識吧。

「通宵達旦」的意思與構成

不少朋友都會用上「通宵達旦」這個詞語。但究竟「通宵達旦」的意思是甚麼?它有甚麼特別的構成?讓我們一起探索這個常用詞語的基礎知識。

核心意義:字面與引申用法

了解「通宵達旦」的核心意義,我們可以從它的字面意思開始,然後再看它如何引申至其他用法。詞語的發展,往往會因為使用情境而變得更豐富。

字面解釋:完整經歷一夜直至天亮

「通宵達旦」的字面解釋是完整經歷一夜直至天亮。這句話清晰地說明了時間的跨度,就是從夜晚開始,一直到清晨天亮。當我們提及「通宵達旦」時,它的直接含義便是指某件事物或狀態,整個晚上都沒有中斷,持續不斷直到破曉。

引申用法:形容徹夜不眠地進行工作或活動

「通宵達旦」也有引申用法,多形容徹夜不眠地進行工作或活動。許多時候,這個詞語是用來表達長時間的投入與努力。例如,它常被用來形容趕急的專案工作,又或在考試前奮力溫習。這些都是「通宵達旦」造句的常見情境,也是日常生活中「通宵達旦」例句的實用參考。

標準讀音與拼寫

掌握詞語的意義後,了解它的標準讀音與正確拼寫同樣重要。這對學習和使用中文都有幫助。

注音符號:ㄊㄨㄥ ㄒㄧㄠ ㄉㄚˊ ㄉㄢˋ

「通宵達旦」的注音符號是「ㄊㄨㄥ ㄒㄧㄠ ㄉㄚˊ ㄉㄢˋ」。這是一種標註發音的方法,能幫助我們準確讀出詞語的聲調。

漢語拼音:tōng xiāo dá dàn

「通宵達旦」的漢語拼音則是「tōng xiāo dá dàn」。這是另一套常用的發音系統,方便大家學習並掌握這個詞語的標準發音。

詞語構成分析

一個成語的形成,往往與它所包含的每個字有密切關係。現在,讓我們來仔細分析「通宵達旦」的詞語構成。

「通」:貫穿、整個過程

「通」這個字,意思是貫穿或整個過程。它在此處表示時間上的連續性,即是貫穿了整個夜晚。

「宵」:夜晚

「宵」字的意思就是夜晚。它明確指出詞語所指的時間段是在晚上,從天黑開始。

「達」:到達、直至

「達」字的意思是到達或直至。它在這裡作為時間的終點,表示持續到某個時刻。

「旦」:清晨、天亮

「旦」字的意思是清晨或天亮。它清晰定義了時間的結束點,即是太陽升起,新的一天開始的時候。

典故探源:北齊文宣帝高洋的雙面人生

您或許常用「通宵達旦」這個詞語形容徹夜工作或學習。但是,這個廣為人知的成語,其「通宵達旦意思」究竟源自何處?原來,它並非一開始就帶有勤奮的正面含義,而是與一位歷史上評價兩極的皇帝——北齊文宣帝高洋有著密切的關係。深入探究其由來,您會發現其背後藏著一個王朝的興衰與一位君主的雙面人生。

典籍出處:《北齊書.卷四.文宣帝紀》

追溯「通宵達旦」的源頭,我們首先要翻開一部重要的史書《北齊書》。這部書詳細記載了北齊王朝的歷史,並且是了解高洋生平不可或缺的史料。尤其在《北齊書.卷四.文宣帝紀》中,便有對高洋皇帝行為的描述,這正是「通宵達旦」典故的最初線索。

原始句式:「從旦通宵,以夜繼晝」的記載

《北齊書》中描述文宣帝高洋的荒誕行徑時,出現了這樣一句原始的記載:「從旦通宵,以夜繼晝」。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他從早上就開始玩樂飲酒,一直持續到晚上;並且又從夜晚開始,接著玩到白天。這清楚地描繪了一種日夜顛倒、沉溺享樂的狀態。這句話雖然與我們今日所說的「通宵達旦」詞序不同,但是它表達了時間從早到晚,然後再從晚到早持續不斷的含義。

詞序演變:從「從旦通宵」到「通宵達旦」的語言習慣形成

有趣的是,最初的句式是「從旦通宵」,但是隨著時間推移,語言習慣慢慢地將其演變成了「通宵達旦」。這種詞序的變化可能為了更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同時也讓語義更加聚焦於「從夜晚到天亮」這個連續的時間段。因此,「從旦通宵」這句「通宵達旦例句」在古代文獻中呈現,並且成為了「通宵達旦」一詞的根源,最後形成了我們今天熟知的成語,它描述了徹夜不眠的情景。

典故主角:文宣帝高洋的崛起與沉淪

現在,讓我們進一步了解這位與「通宵達旦」典故息息相關的北齊文宣帝高洋。他的一生充滿了戲劇性的反轉,早期與後期表現判若兩人。

早期:勵精圖治的有為君主

文宣帝高洋在位初期是一位頗有作為的君主。他年輕時展現出非凡的氣度,並且擁有敏銳的洞察力。他性格外柔內剛,遇事果斷,能夠作出英明的決策。高洋十分注重政務,對於處理繁雜的事務能夠始終保持不倦的態度。他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例如簡化刑律,又提倡儒學,並且重用漢人。此外,他對外用兵也屢次取得勝利,使得北齊的國威遠播,邊疆民族對其十分敬畏。那個時候的高洋,是一位勵精圖治、備受讚譽的賢明君主。

後期:驕傲自滿後的荒唐歲月

但是,在統治了六、七年之後,高洋的生活與行為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他因為早期的功業而變得驕傲自滿,並且開始縱酒淫亂,行事變得殘暴昏狂。高洋常常終日飲酒作樂,歌舞不斷,從早上玩到晚上,然後又從晚上玩到天亮。他甚至不顧國君的身份,在市集上袒露身體,又塗抹粉黛,並且披散頭髮穿著胡服。他不再專心治理國家大事,反而大肆營建宮室,然後修築長城,因此勞民傷財。高洋這些荒唐的行徑,最終導致國家動盪不安,人民生活困苦,並且讓北齊政局陷入混亂。這段「從旦通宵,以夜繼晝」的荒唐歲月,正是「通宵達旦」這個成語的深層歷史背景。

書證追溯:古籍中的「通宵達旦」例句

想深入了解「通宵達旦」的意思,最佳方法是細讀古籍中豐富的「通宵達旦例句」。這些例子不僅印證了詞語的意義,也展現了它在不同情境下的妙用。透過這些歷史足跡,大家會更明白「通宵達旦」一詞的深厚文化底蘊。

《冊府元龜》:徹夜商議國事

翻開典籍,便會發現「通宵達旦」一詞的歷史軌跡。例如,在《冊府元龜》這部重要的歷史文獻中,記載了唐太宗尚為秦王之時,為了國家大事,與劉師立在密室中徹夜商議,甚至「通宵達旦」。這則「通宵達旦例句」清楚表明,即使是國家重臣,也會為了公務辛勞奮鬥,從日落直到天明,毫無倦意。它強調了時間的連續性,以及對任務的投入。

《醒世恆言》:描繪節慶熱鬧場景

然而,「通宵達旦」的意思並非只有嚴肅的政事。在明代馮夢龍的白話小說《醒世恆言》中,這個詞語也生動地描繪了人間的熱鬧與歡慶。書中提到節慶時,人們觀賞「獅蠻社火」等表演,鼓樂笙簫喧騰不已,同樣「通宵達旦」。這個「通宵達旦例句」讓我們看到,無論是沉重的工作還是歡樂的慶典,只要持續整個夜晚直到天亮,都可以用此詞來形容,增添了更多「通宵達旦造句」的可能性。

近代文學引用:魯迅《華蓋集續編》

時光流轉,即便到了近代,「通宵達旦」一詞的生命力依然不減。中國現代文學巨匠魯迅先生在其《華蓋集續編》中,便引用此詞描述了特定事件。他寫道,某校學生「昨夜通宵達旦,將赤化書籍完全焚燒矣」。這個「通宵達旦例句」雖然帶有歷史的沉重感,卻也再一次印證了「通宵達旦」的意思,即是形容某種行動或活動,從夜晚持續到黎明,毫不間斷。

文化演變與當代投射:從帝王荒唐到香港「搏殺精神」

詞義的情感轉變

典故原意:與帝王放縱、沉淪掛鉤的負面色彩

「通宵達旦」這個成語的典故,相信大家已略知一二。其原始意義,與北齊文宣帝高洋後期放縱荒唐的生活密不可分。高洋從一位英明君主,淪為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的暴君,每天從早到晚,甚至「從旦通宵,以夜繼晝」,徹夜尋歡作樂。當時,「通宵達旦意思」通常指涉帝王的糜爛生活,因此帶有顯著的負面色彩,象徵著昏庸與國力衰退。這一個「通宵達旦例句」是歷史上警惕後人的例子,它反映了權力腐蝕人心的教訓。

現代詮釋:轉化為形容奮鬥、投入與敬業的中性甚至正面價值

然而,時移世易,現代社會對於「通宵達旦」這個詞的理解已大為不同。現在,「通宵達旦的意思」已不再局限於負面語境。我們現在用它來形容一個人為了學業、工作或者理想,徹夜不眠地付出努力。例如,我們現在常見的「通宵達旦造句」,會說「工程師為了完成項目,通宵達旦地工作」。這種用法已轉化為中性,甚至帶有正面意義,它代表著奮鬥、投入與敬業精神,這與其典故的原始含義形成了強烈對比。

當代社會的文化投射

香港「搏殺精神」的體現

在當代社會,特別是香港,「通宵達旦」更是許多人生活中的常態,它深刻體現了香港獨有的「搏殺精神」。香港人為了生計、事業或夢想,經常要努力不懈。無論是創業家、專業人士,或者基層員工,不少人常常為了工作需要,徹夜未眠。這種「通宵達旦」的投入,不僅僅是為了完成任務,也是這座城市追求效率與成就的寫照。所以,這個詞語在香港文化中,已成為一種對堅毅不屈精神的肯定。

台灣「爆肝文化」的自嘲

至於台灣,人們也會以一種帶有自嘲意味的方式,來形容這種超時工作的生活模式,那就是「爆肝文化」。這個詞語生動地描繪了人們因為工作而「通宵達旦」,使得身體透支,肝臟功能受到嚴重影響。雖然帶有幽默感,但也反映了台灣社會對工作投入的極高要求,人們在努力奮鬥的同時,也不禁會自嘲這種對健康的犧牲。這顯示了「通宵達旦」在不同華人社會中,都有其獨特的文化投射與語義延伸。

「通宵達旦」用法全攻略:從造句到辨析

我們在日常溝通中,常常聽到或用到「通宵達旦」這個詞語,它的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就是從夜晚一直持續到天亮。然而,「通宵達旦」的意思並不止於此,它的應用場景和情感色彩其實十分豐富,值得我們深入探討。今天,我們會為大家帶來一個全面的「通宵達旦」用法指南,幫助大家精準掌握它的各種「通宵達旦」意思,並提供多個「通宵達旦」造句與「通宵達旦」例句,讓您能夠更自如地運用這個成語。

應用場景與造句範例

理解一個詞語最好的方法,就是將它置於實際的應用場景中。現在,我們會透過具體例子,示範如何靈活運用「通宵達旦」這個成語。以下會提供多個「通宵達旦」造句與「通宵達旦」例句,助您掌握其用法。

場景一:持續整夜的活動(節慶狂歡、摯友暢談)

「通宵達旦」可以用來形容一些歡樂或投入的活動,這些活動從夜晚開始,一直持續到第二天清晨。例如,節慶期間的慶祝活動,或是與朋友之間無拘無束的傾談,都可以用此成語來形容。

農曆新年期間,維多利亞港的煙花匯演與市集活動「通宵達旦」舉行,市民盡情狂歡,共同迎接新歲。此外,多年未見的舊同學相約聚會,大家無所不談,結果竟「通宵達旦」地暢談往事,直到晨光乍現。

場景二:徹夜奮鬥與投入(學業壓力、職場搏殺、緊急應對)

除了歡樂的場景,「通宵達旦」更多時候是用來描繪長時間的奮鬥與投入,無論是面對學業壓力、職場挑戰,還是處理緊急事務。這類「通宵達旦」的例句,往往反映了一種辛勤付出的狀態。

學生為了應付重要的公開考試,常常「通宵達旦」溫習功課,希望取得理想成績。亦有為了在限期前完成一個重要項目,整個團隊不眠不休,幾乎「通宵達旦」地工作,展現出高度的專業精神。當災難突發時,救援人員持續「通宵達旦」地進行搜救,他們希望在黃金時間內拯救更多生命。

語氣掌握:褒義、中性與批判語境

「通宵達旦」這個詞語本身不帶有絕對的褒貶色彩,它的情感傾向會根據說話者或寫作者的語氣,以及上下文的語境而變化。了解這些細微之處,有助我們更精準地傳達「通宵達旦」的意思。

褒義語境:讚揚勤奮、毅力與責任感

在褒義語境下,使用「通宵達旦」是為了讚揚某人或某群體所展現的勤奮、毅力與責任感。這種用法會帶出積極正面的情感。

那名科學家為了突破研究瓶頸,經常在實驗室裡「通宵達旦」地進行實驗,這種鍥而不捨的精神實在令人敬佩。此外,這位醫生面對疫情衝擊,她無私奉獻,連續多日「通宵達旦」地守在病房前線,守護病患健康,她的付出值得我們讚揚。

中性語境:客觀陳述事件持續時間

在中性語境中,「通宵達旦」僅僅作為一個客觀的描述詞,它陳述了事件持續的時間長度,不帶有任何情感判斷。

每年跨年夜,城市中心區的慶祝活動都會「通宵達旦」,直到清晨才會逐漸散去。颱風襲港期間,天文台的同事們「通宵達旦」地監測天氣變化,並且每小時發出最新警告,確保市民可以獲得最即時的資訊。

帶有辛酸或批判的語境:揭示過度勞累或不健康的生活模式

在某些情況下,「通宵達旦」可以帶有辛酸、無奈或批判的語氣,這時候它會揭示過度勞累、身心疲憊,甚至是不健康的生活模式。

不少打工仔為了應付沉重的工作量,被迫「通宵達旦」加班,長此下去,身體健康必定會受損。由於長期「通宵達旦」地打遊戲,他最終導致學業成績一落千丈,家人對此感到非常擔憂。

近義成語辨析

中文世界裡,有許多詞語的意義彼此相近,但它們的側重點卻略有不同。現在,我們會比較「通宵達旦」與兩個常見的近義成語,以幫助您更清晰地理解「通宵達旦」的意思。

「夜以繼日」:強調日夜不停,時間連續性

「夜以繼日」這個成語著重強調日夜不停地持續某項工作或活動,它涵蓋了白天與夜晚兩個時間段,表現出時間上的高度連續性。例如,工程師們為趕工「夜以繼日」地投入工作。相比之下,「通宵達旦」則更側重於從夜晚到天亮的單一時間段。

「徹夜不眠」:側重於整個晚上沒有睡覺的狀態

「徹夜不眠」則更直接地描述了整個晚上都沒有睡覺的狀態,它的重點在於「不眠」。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因為失眠、擔憂或工作等原因導致的整夜清醒。例如,他因擔憂家人安危而「徹夜不眠」。而「通宵達旦」雖然也暗示了整夜未眠,但它更強調的是某個活動或事件從夜晚開始,並持續到天亮的整個過程。

常見形音辨誤:「宵」與「霄」的分別

在書寫「通宵達旦」時,我們有時會遇到一個常見的形近字混淆問題,那就是「宵」與「霄」。正確的用字非常重要,這可以確保我們所表達的意思清晰無誤。

「宵」(ㄒㄧㄠ):指夜晚,正確用字

「宵」(ㄒㄧㄠ)這個字是指夜晚、晚上,它也是「通宵達旦」這個成語中唯一正確的用字。例如,「元宵」就是指農曆正月十五的夜晚,「通宵」便指貫穿整個夜晚。

「霄」(ㄒㄧㄠ):指天空、雲層,不可混用

「霄」(ㄒㄧㄠ)這個字則是指天空、雲層,例如「九霄雲外」就是形容極高或極遠的地方。因此,「霄」與夜晚的「宵」意思完全不同,兩個字絕對不可混用。請謹記,書寫「通宵達旦」時,務必使用「宵」字。

關於「通宵達旦」的常見問題 (FAQ)

大家讀到這裡,可能對「通宵達旦」這個詞語已有更深入的了解。然而,日常生活中仍會遇到一些與它相關的疑問。我們這裡將會探討一些常見問題,進一步釐清「通宵達旦」的各種面向,並且幫助您更精準地使用這個詞語。

「通宵達旦」與「24小時營業」有何不同?

許多人常常混淆「通宵達旦」與「24小時營業」這兩個概念,其實它們有明顯區別。「通宵達旦」的意思是「從入夜時分持續到天亮」,強調的是時間區段從夜晚一直延伸至黎明。它形容的是一個過程或活動持續整夜,例如一場節慶狂歡可能通宵達旦,或者為趕工而通宵達旦奮鬥。但是,這不代表該活動會一直持續到第二天的夜晚。而「24小時營業」則指該商店或服務在一天二十四小時內連續不斷地運作,中間沒有間斷。便利店、部分連鎖快餐店就是24小時營業的例子,它們確實包含了通宵達旦的時段,但意義上卻更廣泛,涵蓋了全天候不間斷的服務。簡而言之,「通宵達旦」描述的是一個特定時段,而「24小時營業」則是一個全天候的運作模式。

在現代溝通中,有哪些更口語化的說法?

雖然「通宵達旦」是一個典雅的成語,適合在正式書面語或較嚴肅的語境中使用,但是日常口語溝通中,大家會傾向使用一些更親切、簡潔的詞彙來表達徹夜不眠或辛勞工作的意思。這些口語化的說法也常作為通宵達旦造句的另類選項,讓表達更具生活氣息。

香港常用語:「捱夜」、「通頂」、「開OT開通宵」

在香港,若要形容某人晚上沒有睡覺,或是工作到深夜甚至天亮,最常用的說法是「捱夜」。例如:「他為了準備考試,昨晚又捱夜了。」若是要強調整晚都沒睡,便會說「通頂」。例如:「新年倒數晚會,大家玩到通頂。」當需要表達因工作而徹夜加班,大家會直接講「開OT開通宵」。這些說法都生動地描繪了通宵達旦的狀態,並且十分貼近香港人的日常生活,是通宵達旦例句中常見的口語變體。

台灣常用語:「熬夜」、「爆肝」

在台灣,對應「通宵達旦」的口語詞彙主要是「熬夜」。這個詞語普遍用來形容晚上不睡覺,或睡得很少。例如:「大學生常常熬夜趕報告。」除了「熬夜」,台灣還有一個非常形象且帶有自嘲意味的說法,就是「爆肝」。這個詞語強調因過度疲勞、長時間工作或熬夜,對身體健康造成嚴重損害的感覺。例如:「為了完成專案,他連續爆肝好幾天了。」這些口語化的表達,也同樣是通宵達旦例句的生動展現。

經常「通宵達旦」對身心健康有何潛在影響?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急促,許多人因為工作、學業或娛樂,經常需要通宵達旦。然而,長時間缺乏睡眠,或者作息不規律,會對身心健康產生不少潛在影響。首先,睡眠不足會導致記憶力下降、專注力減弱,並且影響判斷力,使工作或學習效率大打折扣。其次,身體的免疫系統亦會受到負面影響,增加患病機會。長期通宵達旦亦可能引致情緒不穩定,例如焦慮、易怒等。此外,生理時鐘紊亂也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甚至某些癌症的風險。因此,我們建議大家應盡量維持規律的作息,並且確保充足睡眠,才能保持健康體魄與清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