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著不合適的內衣,是否讓您經常感到不適、空杯或勒肉?事實上,許多女性對自己的胸部大小一知半解,長期穿著尺寸不對的內衣,不僅影響舒適度,更可能導致胸部變形或副乳等問題。別擔心!這份《胸部大小怎麼量?終極指南》將帶您告別內衣困擾,從最基礎的精準測量做起,一步步掌握專業技巧。
本指南涵蓋四大章節,從如何在家中正確量度上下胸圍、計算出您的專屬罩杯尺寸,到解讀內衣合身度的關鍵指標,以至根據不同胸型與生活需求挑選最完美承托的款式,甚至為您解決胸部大小不一的疑惑。讓我們一同學習,找回自信、舒適,並真正了解您的胸部需求!
胸部大小測量:專業三步曲,助你準確量度及計算
要為胸部選到最貼合的內衣,第一步就是要清楚了解自己的胸部大小。精準的胸部大小測量不僅是挑選內衣的基礎,也能幫助大家解決胸部大小不一或胸部大小不一樣怎麼辦的困擾。
量度前的準備:確保數據精準無誤
量度胸部大小,就像準備一次重要考試。前期準備充足,獲得的數據才會準確。這一步,為大家提供精準量度胸部大小的基礎。
準備工具:一條軟尺(布尺)
您只需準備一條常用於縫紉的軟尺,即是布尺。這是進行胸部大小測量最基本的工具。
最佳量度時機:避開生理期前後的荷爾蒙波動
女性身體會受荷爾蒙影響,生理期前後的胸部大小可能會有些微變化,呈現輕微脹大。為取得最客觀且穩定的胸部大小數據,建議您避開這些時段,選擇生理期中間進行測量。
正確姿勢:身體站直放鬆,自然呼吸
量度時請保持身體自然站直,肩膀放鬆,雙臂自然垂下。呼吸應保持平穩,不要刻意挺胸或收腹,確保身體狀態自然,這樣胸部大小測量才準確。
第一步:精準量度下胸圍(Underbust)-內衣承托力的基礎
內衣的承托力,八成來自底圍。因此,精準量度下胸圍,是選對內衣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詳細步驟:在呼氣後,將軟尺水平緊貼胸部根部下方環繞身體一圈
量度時,先輕輕呼一口氣。將軟尺水平緊貼胸部根部下方,環繞身體一圈。請注意,軟尺一定要貼緊身體,並且保持水平。
專業提示:軟尺需緊貼但不勒肉,確保水平,這是決定底圍尺碼(如70, 75, 80)的關鍵
軟尺緊貼身體,但不能勒出肉痕,同時確保軟尺與地面保持水平。這個數字是決定您內衣底圍尺碼(例如70、75、80)的關鍵。底圍穩固,內衣才可提供良好承托。
下胸圍尺寸對照表(範例)
為了方便大家,我們準備了一個簡單的下胸圍尺寸對照表(範例):
- 下胸圍實測值(厘米)| 對應底圍尺碼
 - 65 – 70 | 70
 - 70 – 75 | 75
 - 75 – 80 | 80
 - 80 – 85 | 85
 
第二步:正確量度上胸圍(Bust)-決定罩杯豐滿度
量度完底圍,我們接著來量上胸圍。上胸圍的數字,會直接決定內衣的罩杯大小,這是胸部豐滿度的關鍵指標。
詳細步驟:身體微微前傾45度,將軟尺水平環繞胸部最豐滿處(乳點)一圈
請您身體微微向前傾斜約45度,這個姿勢可讓胸部自然下垂,方便量度。然後,將軟尺水平環繞胸部最豐滿的頂點(即乳點)一圈,記錄數字。
專業提示:建議穿著無襯墊(non-padded)內衣量度,以獲得最真實的胸部大小數據
為確保數據真實準確,建議您穿著一件沒有襯墊的內衣進行量度。這樣量出的胸部大小數據,才是您最原始、最真實的胸型體積。
第三步:計算罩杯尺寸,解讀你的胸部大小密碼
完成上下胸圍測量,我們就要解開您的胸部大小密碼了。計算罩杯尺寸,只需一個簡單公式,之後對照表格,您就可知道自己的罩杯尺碼。
計算公式:上胸圍(cm)- 下胸圍(cm) = 罩杯差值
公式非常簡單,就是:上胸圍(cm)- 下胸圍(cm) = 罩杯差值。這個差值,決定了您的罩杯大小。
罩杯差值與尺寸對照表(由A至G罩杯)
得到罩杯差值後,您可以對照以下表格,找出自己的罩杯尺寸(由A至G罩杯)。
- 罩杯差值(厘米)| 罩杯尺碼
 - 10 | A
 - 12.5 | B
 - 15 | C
 - 17.5 | D
 - 20 | E
 - 22.5 | F
 - 25 | G
 
實例計算:如何組合底圍與罩杯得出完整內衣尺寸
假如您的下胸圍是75cm,上胸圍是89cm。那麼,罩杯差值就是89cm – 75cm = 14cm。對照表格,14cm接近12.5cm(B杯)及15cm(C杯),這時您可能適合B或C罩杯。底圍結合罩杯,您的完整內衣尺寸就是75B或75C。遇到胸部大小不一的情況,一般以較大的那一側胸部為準。
智能測量新趨勢:AI視覺評估胸部大小
隨著科技發展,量度胸部大小的方式也越來越智能。除了傳統軟尺,現在還有創新的AI視覺評估技術,可以幫助您測量。
介紹透過手機拍照進行輔助測量的概念
這種技術讓您透過手機拍照,配合特定的應用程式,即可進行胸部大小測量。系統會自動分析影像,輔助計算您的胸圍數據。
強調其便捷性與減少人為誤差的優點
AI測量最大優點是便捷。您在家就可完成,並減少因個人量度技巧不同而產生的人為誤差。這為了解自己胸部大小提供了新選擇。
數字以外的真相:如何判斷內衣是否真正適合你的胸部大小
許多女生都曾疑惑,明明按照胸部大小測量結果買內衣,穿上身卻不合適,甚至覺得胸部大小不一。其實,內衣是否真正適合你,不只看尺碼數字,更有許多細節要留意。這些細節決定了內衣能否為你提供正確承托,同時修飾你的胸型。以下方法可以幫助你判斷內衣是否真的合身。
底圍(Band)的黃金準則:80%承托力的來源
內衣的底圍,是承托你胸部大小的主力。它提供內衣約八成的承托力,所以確保底圍合身,比什麼都重要。底圍合適,內衣才可以穩定固定在身上。
水平檢查:內衣背帶應與地面保持水平,不應向上移位
穿上內衣時,請你照照鏡子。內衣背帶應該與地面保持水平,不可以向上移位。如果背帶向上跑,代表內衣底圍太鬆。底圍太鬆便無法提供足夠承托力,長久下來對胸部健康沒有好處。
雙指原則:底圍與身體之間應能輕鬆容納兩隻手指的空間,確保鬆緊適中
內衣底圍與你身體之間,應該能夠輕鬆放進兩隻手指。這樣表示內衣底圍鬆緊適中。如果塞不進兩隻手指,底圍便太緊。如果可以塞進更多手指,底圍便太鬆。這是一個判斷底圍是否合適的簡單方法。
罩杯(Cup)的完美貼合:告別空杯與副乳
罩杯是包覆你胸部大小的重要部分。它必須完美貼合你的胸型,才可以讓你看起來更精神,告別胸部大小不一的困擾。
完整包覆:胸部應剛好填滿罩杯,無空隙(空杯)亦無擠壓溢出(壓胸、副乳)
內衣罩杯必須完整包覆你的胸部。罩杯裡面不應該有任何空隙,因為這便是「空杯」。胸部也不可以被擠壓溢出,因為這會造成「壓胸」或「副乳」。一個合適的罩杯,可以讓你的胸部看起來飽滿而自然。
鋼圈位置:鋼圈應完整服貼胸部下緣輪廓,不壓迫乳房組織
內衣的鋼圈應該完整服貼在你胸部的下緣輪廓。鋼圈不可以壓迫到乳房組織,也不能坐在胸部上面。鋼圈位置正確,可以提供良好支撐,同時不會造成不適。
肩帶(Straps)的輔助角色:一指的舒適空間
肩帶很多人都認為是內衣的承托主力,但其實它只是輔助角色。肩帶最主要的作用,是讓內衣穩定,並非提供主要承托。
鬆緊度檢查:肩帶與肩膀之間應保留約一根手指的彈性空間
肩帶的鬆緊度也很重要。你應該調整肩帶,讓它與肩膀之間保留大約一根手指的彈性空間。這樣才可以確保肩帶不會過緊,也不會頻繁滑落。
承托力迷思:肩帶僅提供輔助支撐,不應是主要承托來源,避免肩頸壓力
大家有一個迷思,就是以為肩帶負責承托胸部重量。事實上,肩帶只提供輔助支撐,不是主要承托來源。底圍才是真正提供主要承托的部分。如果肩帶承擔太多重量,便會造成肩頸壓力,長久下來對身體沒有好處。
雞心位(Gore)的關鍵指標:平貼胸骨才算合格
內衣的雞心位,是罩杯中間連接的部分。它雖然小,但是判斷內衣是否合身的重要指標。
貼合度檢查:內衣中央連接處應平穩貼在胸骨上,不應懸空或翹起
內衣的中央連接處,就是雞心位,它應該平穩貼在你胸骨上面。雞心位不可以懸空,也不可以翹起來。如果雞心位沒有貼合,便代表內衣可能不適合你的胸型,或者尺碼不對。
創新試穿體驗:AR擴增實境預視內衣效果
科技進步帶來了新方法,可以幫助我們選到合身的內衣。其中一種就是AR擴增實境技術。這項技術也讓胸部大小測量變得更方便。
介紹AR技術如何幫助用戶在購買前,更直觀地了解內衣與自身胸部大小及胸型的匹配度
透過AR擴增實境技術,你可以透過手機或平板電腦,預視不同內衣穿在你身上的效果。這種技術可以讓你更直觀地了解內衣款式、顏色,以及它與你胸部大小和胸型的匹配度。你無須真正試穿,便能初步判斷內衣是否適合,這是選購內衣的一種新方法。
進階內衣選擇學:根據胸型與生活需求,找到最適合你胸部大小的款式
量度自己的胸部大小只是第一步,要真正找到完美內衣,還需要多認識自己的胸型。每個人的胸部大小不同,胸型也不一樣,了解這些資訊會幫助您解決胸部大小不一樣怎麼辦的問題。選擇內衣是一門藝術,它必須配合您的身體形狀與生活模式。
認識你的胸型:面對不同胸型與胸部大小,解決胸部大小不一樣怎麼辦的疑惑
您或許量出了精準的胸部大小數字,但是不同胸型對內衣款式的要求很不一樣。接下來,我們一起了解常見的胸型,這樣您便可以選到最合適的內衣。
半球型:上下胸飽滿,注重良好支撐力的款式
如果您的胸部上下都豐滿,側面看來呈現圓潤的半球形狀,這就是半球型胸部。此類胸部通常肉感十足,重量會比較大。因此,您需要注重內衣的承托力,選擇包覆性強、底圍穩固的款式,它會減少肩部負擔,維持良好胸型。
外擴型:乳房偏向兩側,選擇側推集中功能強的款式
外擴型胸部的特點是兩邊乳房間距較寬,乳房朝向身體兩側發展,中間會形成較大的空隙。這種胸型需要側推集中功能強的內衣,它將胸部向中間聚攏,同時提供良好支撐,改善外擴問題,呈現更集中的視覺效果。
水滴形:上胸較無肉,下胸豐滿,選擇具上托功能的款式
水滴形胸部顧名思義,形狀像水滴一樣,上胸比較沒有肉,但是下胸則相對豐滿。這種胸型常常會給人胸部下垂的感覺,所以您應該選擇具有上托功能的內衣,它會將下胸脂肪向上提拉,改善胸部線條,讓胸型看起來更飽滿。
不對稱型:兩側胸部大小不一,可利用襯墊調整
許多人都有兩側胸部大小不一的情況,這其實非常普遍。如果您的兩側胸部大小不一樣怎麼辦呢?這時內衣的選擇就很關鍵。您可以使用可拆卸襯墊的內衣,在較小的一側增加襯墊,它會平衡兩邊的差異,達到視覺上的協調。這種方式能幫助您完美解決胸部大小不一的問題,穿衣時也更有自信。
動態胸部管理:因應生理與體重變化調整內衣選擇
我們身體的變化是持續不斷的,胸部大小也會跟著改變。了解這些動態因素,您就能更靈活地調整內衣選擇。這樣會確保您時時刻刻都穿著舒適又合適的內衣。
生理期追蹤:建議在經期前後胸部脹痛時,穿著無鋼圈或尺碼稍大的舒適內衣
很多女性在生理期前後,胸部會因為荷爾蒙影響而出現脹痛或輕微變大的情況。此時,您應該選擇無鋼圈內衣,或者尺碼稍大的舒適內衣。它會避免壓迫,減輕不適感,讓您輕鬆度過這個特殊時期。
體重變化與內衣:提醒體重若有5公斤以上變化,應重新評估胸部大小
體重的變化對胸部大小有直接影響。如果您的體重增加了或減少了5公斤以上,這代表您的胸部大小可能已經改變。這個時候,您應該重新進行胸部大小測量,評估您的內衣尺碼,確保您穿著的內衣仍然合身,提供足夠的支撐與舒適度。
關於胸部大小與內衣的常見問題(FAQ)
這部分將會解答大家對胸部大小和內衣常常遇到的疑問。很多女性朋友都會發現,就算自己量度了尺寸,挑選內衣時仍然會遇到很多問題,這時就不知道胸部大小不一樣怎麼辦。了解這些常見問題,就能幫助大家更好地選擇合適的內衣。
為何我量度的胸部大小尺碼在不同品牌間會有差異?
解釋各品牌版型、剪裁與布料彈性的不同
大家可能會發現,就算按照指南仔細做了胸部大小測量,不同品牌的內衣尺碼還是會有差異。這是因為每個品牌的內衣設計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例如,不同品牌的內衣版型不同,剪裁方式也不同,同時使用的布料彈性亦有差異。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內衣穿上身的感覺,也會讓大家覺得同一個尺寸,穿起來卻有大有小。
強調親身試穿是選購的黃金標準
所以,購買內衣時,親身試穿是最好的方法。大家不能只看標籤上的數字,一定要親自穿上,感受內衣的貼合度。只有這樣,才能找到真正適合自己胸部大小、穿著舒適的內衣。
我應該隔多久重新量度一次胸部大小?
專業建議:每6個月至1年,或在體重、懷孕、哺乳等重大身體變化後
大家的胸部大小並非一成不變。其實,女性的胸部會因為體重變化、荷爾蒙週期、懷孕、哺乳,以及年齡增長等因素而改變形狀和尺寸。為了確保內衣始終合身,保持胸部健康,專業建議大家每六個月至一年重新量度一次胸部大小。此外,如果體重有明顯的增減,或者經歷了懷孕、哺乳等重大身體變化,也應該及時重新量度,以免繼續穿著不合適的內衣,這時也能面對胸部大小不一的問題。
國際內衣尺碼如何換算?
提供簡明國際尺碼對照表(如歐盟EU/日本JP vs. 英國UK/美國US)
全球內衣尺碼標準不一,這會令大家在購買海外品牌內衣時感到困惑。不同地區,例如歐盟(EU)、日本(JP)、英國(UK)以及美國(US),都有各自的尺碼系統。例如,歐盟與日本的底圍通常以公分計,英國與美國則常用英吋。它們的罩杯字母定義也可能不同。為了方便大家對照,這類對照表可以幫助大家理解不同系統之間的差異,進而選擇正確的國際尺碼,解決在不同國家買內衣時胸部大小不一樣怎麼辦的疑問。大家可以參考類似的表格,將胸部大小測量後的數字換算。
- 歐盟/日本尺寸(例如:75B)對應
 - 英國/美國尺寸(例如:34B)
 
穿錯內衣對我的胸部大小和健康有什麼長遠影響?
闡述可能導致的胸部變形、下垂、副乳、背痛、肩頸不適等問題
穿著錯誤尺寸的內衣,對胸部大小和身體健康都會造成長遠影響。例如,如果內衣過大,無法提供足夠的承托,長期下來會導致胸部下垂,胸型也會變形。如果內衣過小,它會擠壓胸部組織,這不只會產生副乳,也會造成胸部不適。同時,不合適的內衣底圍或者過緊的肩帶,會給背部和肩頸帶來額外壓力,引發背痛、肩頸僵硬等問題。這些問題都會影響身體健康,也會讓整體體態看起來不佳,因此選擇合適的內衣非常重要,特別是當大家面對胸部大小不一的情況時,更要仔細挑選,避免加劇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