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刺痛」總讓人心頭一緊,不少人會立刻聯想到乳癌,進而感到焦慮不安。然而,醫學數據顯示,高達七成女性曾有乳房疼痛經驗,且絕大多數個案均源於良性原因,刺痛本身通常並非乳癌的主要警號。本文旨在破除迷思,深入剖析胸部刺痛的12大常見成因,從荷爾蒙波動、乳房組織問題,到懷孕、哺乳期的特殊情況,甚至灼熱感等多元可能性。我們將引導您學會如何初步自我評估、辨識不同類型的疼痛,並提供6大明確的求醫警號,助您建立正確觀念,及早尋求適切的專業協助,讓您不再因「胸部刺痛」而心慌。
「胸部刺痛」心慌慌?首先釐清:刺痛不等於乳癌
當您感覺到胸部刺痛,心頭可能馬上會湧起一份不安,甚至擔心是否與乳癌有關。這份焦慮,許多女性都曾有過。但是,胸部刺痛雖然令人困擾,它絕大多數時間與乳癌並無直接關聯。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解開這個迷思。
為何「胸部刺痛」如此普遍?了解普遍性以減輕焦慮
您可能曾經歷胸部刺痛,亦或身邊朋友提起過。這個症狀在女性之中其實非常普遍。我們清楚了解它的普遍性,便可避免不必要的恐懼,同時更理性地面對這個生理現象。
數據顯示:高達七成女性曾有乳房疼痛經驗
根據醫學研究數據顯示,女性曾經有乳房疼痛經驗的比例高達七成。這個數字非常高,它清楚說明胸部刺痛並非罕見。其實,這是一種相當普遍的生理感受。
門診統計:超過五成因乳房問題求診者主訴為疼痛
門診統計同樣顯示,超過五成的求診者因乳房問題而來,他們主要描述的症狀就是疼痛。這個數據更加證明,胸部刺痛是十分常見的健康疑慮,它會促使許多女性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
建立正確觀念:絕大多數的胸部刺痛源於良性原因
了解胸部刺痛十分普遍後,現在我們要建立一個正確觀念:絕大多數的胸部刺痛其實都源於良性原因,意思就是這些疼痛與癌症沒有關係。這點非常重要。
拆解乳房結構:認識乳腺、導管、脂肪與神經組織
要了解胸部刺痛從何而來,我們需要簡單認識乳房結構。乳房主要由乳腺、導管、脂肪組織以及纖維結締組織構成。另外,乳房之中也有豐富的血管以及神經末梢。這些組織任何部分出現變化,例如荷爾蒙波動引起乳腺增生或囊腫形成,都可能觸發胸部刺痛。特別是神經組織,它十分敏感,所以就算很輕微的刺激,也會引起不適。
初步安心:疼痛感通常非乳癌的主要或唯一症狀
您可以初步感到安心,因為疼痛感通常都不是乳癌的主要或唯一症狀。若乳癌引起疼痛,往往是因為腫瘤已長得較大,壓迫到周圍神經,或是癌細胞已擴散。然而,大部分乳癌在早期階段都是以「無痛硬塊」呈現。因此,單純的胸部刺痛,並不是乳癌最常見的警號。許多時候,例如您感覺胸部刺痛灼熱,這可能只是懷孕期間荷爾蒙變化引起的乳腺增生,又或是哺乳期的乳腺炎。這些狀況通常與胸部刺痛乳癌沒有直接關係。
自我評估第一步:您的「胸部刺痛」屬於哪一類型?
當您感覺胸部刺痛時,心裏或許會冒出不少疑問。其實,不同原因會導致不同的胸部刺痛感。我們不妨先從簡單的自我評估開始,了解一下您的胸部刺痛可能屬於哪種類型,這樣您便可以更有方向地去了解情況。以下我們將胸部刺痛大致分為兩大類,請您看看自己符合哪一種。
類型一:週期性胸部刺痛(與荷爾蒙波動密切相關)
許多女性朋友會經歷這種類型的胸部刺痛,因為它與我們體內的荷爾蒙變化息息相關。
時間特徵:是否固定於月經前數天至兩星期內出現?
這種胸部刺痛最明顯的特徵,就是有固定的「時間表」。它通常會在月經來臨前幾天,甚或早至月經前一至兩星期內出現,然後隨著月經週期開始或結束而逐漸減輕甚至消失。
疼痛描述:感覺是悶脹、沉重感伴隨刺痛,還是純粹的尖銳刺痛?
週期性胸部刺痛的感覺,多數人會形容為乳房悶脹、沉重,並帶有些許刺痛感。整個乳房會變得較為敏感,碰觸時特別有感覺,這與荷爾蒙刺激乳腺組織增生有關。
位置與範圍:通常影響雙側乳房,尤其外上方,可能延伸至腋下
這種刺痛通常影響雙側乳房,但有時可能其中一邊感覺較強烈。痛點經常集中在乳房的外上側,甚至會延伸到腋下及上臂部位。
好發族群:常見於20至40多歲、尚未停經的女性
週期性胸部刺痛常見於20多歲至40多歲、尚未停經的女性。若您正值這段年齡,而胸部刺痛與月經週期有明顯關聯,這便很可能是週期性乳房疼痛。
類型二:非週期性胸部刺痛(原因更多元,需要仔細分辨)
若您的胸部刺痛與月經週期沒有明顯關聯,那麼它便屬於非週期性胸部刺痛。這類刺痛的成因較為多元,我們需要仔細分辨。
乳房組織自身問題引發的胸部刺痛
有些胸部刺痛直接來自乳房組織本身的問題。
乳房囊腫(水囊):較大囊腫壓迫周圍組織,可能引發定點刺痛
乳房囊腫是乳房內常見的良性水囊。如果囊腫體積較大,它便有可能壓迫到周圍的乳房組織,引發某個特定位置的胸部刺痛。
乳腺炎或膿瘍:通常伴隨紅、腫、熱,常見於哺乳期
乳腺炎或膿瘍是乳腺管堵塞或感染造成的發炎。這時乳房通常會出現紅腫、發熱及持續性疼痛,常見於哺乳期女性。若在哺乳期出現胸部刺痛,並伴隨這些症狀,便要特別留意。
乳房曾受外傷:舊傷或脂肪壞死亦可能導致局部刺痛
乳房若曾受過撞擊或外傷,即使是舊傷,日後也可能因為疤痕組織或脂肪壞死而引起局部胸部刺痛。
乳房手術後遺症:術後疤痕組織或神經影響
曾接受過乳房手術的女士,術後疤痕組織的形成,又或者手術影響到乳房周圍的神經,都可能引發術後持續的胸部刺痛。
乳房外的「鄰居」問題(常被誤認的胸部刺痛來源)
有時,您感覺到的胸部刺痛,其實並非源於乳房本身,而是來自乳房周圍的「鄰居」們。
肌肉筋骨:胸大肌拉傷(如重訓後)、姿勢不良導致的肌筋膜疼痛
例如,劇烈運動後(如重訓)導致的胸大肌拉傷,或者長期姿勢不良引起的胸部及肩頸肌肉筋膜疼痛,都可能讓您感覺胸部刺痛。這種疼痛會因身體活動或姿勢改變而加劇。
肋骨軟骨發炎 (Tietze’s Syndrome):按壓胸骨與肋骨交接處有明確痛點
肋骨軟骨炎,又稱Tietze’s Syndrome,是指連接胸骨與肋骨的軟骨發炎。按壓這些位置時,會感到明確的痛點,這種痛感也常被誤認為是乳房刺痛。
神經問題:帶状疱疹(皮蛇)前期,沿著單側神經走向的胸部刺痛灼熱感
帶狀疱疹(俗稱皮蛇)在皮膚疹子出現前,病毒會沿著神經線引起單側的胸部刺痛灼熱感。這種刺痛感常會沿著一條線狀路徑分佈。
生活習慣與藥物影響
您的一些生活習慣及正在服用的藥物,也可能影響您的胸部刺痛感。
內衣不合身:過緊或缺乏足夠支撐力
選擇不合身的內衣,例如內衣過緊壓迫乳房,或者缺乏足夠的支撐力讓乳房晃動過大,都可能導致乳房受到不必要的拉扯或擠壓,引發胸部刺痛。
飲食因素:咖啡因、高脂肪飲食對部分人的影響
部分研究顯示,某些人的胸部刺痛可能與飲食有關。攝取過多的咖啡因,或者長期高脂肪飲食,可能影響乳房組織對荷爾蒙的敏感度,進而引發或加劇刺痛感。
心理壓力與焦慮:情緒緊張如何引發生理性的胸部刺痛
心理壓力與焦慮情緒會影響身體的荷爾蒙平衡及肌肉張力。情緒緊張時,胸部肌肉容易緊繃,間接引發生理性的胸部刺痛。
特定藥物副作用:如口服避孕藥、荷爾蒙補充劑、部分抗憂鬱藥 (SSRI)
某些藥物,例如口服避孕藥、荷爾蒙補充劑(尤其在停經後使用),以及部分抗憂鬱藥(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SSRI),都可能影響體內荷爾蒙水平,或直接影響神經系統,進而導致胸部刺痛作為其副作用之一。
胸部刺痛乳癌:深入探討兩者的真實關係
許多人一旦感到胸部刺痛,腦中便會馬上浮現「乳癌」這兩個字。這份焦慮感我們明白,但請容我們深入探討,告訴您胸部刺痛與乳癌之間,實際上並無您想像中那麼強烈的關聯。
數據解惑:胸部刺痛乳癌的關聯性有多低?
當您因胸部刺痛而求醫,心裡一定擔心是否與乳癌有關。我們想先為您破除一個迷思,讓您了解真實的數據。
引用醫學統計:僅約1-2%的乳房疼痛與惡性腫瘤相關
根據多項醫學統計顯示,因乳房疼痛前往求診的個案中,最終被診斷出惡性腫瘤的比例其實非常低,大約只有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二。這表示絕大多數的胸部刺痛都與乳癌無關,而是其他良性原因所引起,例如荷爾蒙變化、乳腺增生或囊腫。所以,感受到胸部刺痛灼熱時,不必過度恐慌。
解釋原因:乳癌細胞生長初期通常不會壓迫神經引發疼痛
乳癌細胞在生長初期,通常不會直接壓迫到乳房內的神經組織。這就是為何早期乳癌往往是「無痛」的,因為癌細胞還未長大到足以影響周圍神經的地步,所以不會引發明顯的疼痛感。大多數乳癌的警訊,反而來自於其他不容忽視的身體變化。
乳癌的真正警號:留意「無痛硬塊」及其他關鍵症狀
既然胸部刺痛通常不是乳癌的直接徵兆,那麼乳癌的真正警號究竟是甚麼呢?最需要我們留意的,往往是「無痛」的身體變化,它們才是乳癌更可靠的早期線索。
警號一:乳房或腋下出現不痛、邊界不清的固定硬塊
乳癌最常見的警號,就是乳房或腋下出現不痛、邊界不明顯、摸起來固定不動的硬塊。這個硬塊可能不覺得痛,但其觸感與周圍組織不同。當您發現此類硬塊時,即使沒有任何疼痛感,也必須提高警覺。
警號二:乳頭出現異常分泌物(特別是帶血)或凹陷
乳頭出現任何異常分泌物,尤其是顏色混濁、帶血或單側持續性的分泌物,都是重要的警號。另外,乳頭若從正常狀態突然凹陷、變形,甚至無法輕易拉出,這些變化也必須盡快找醫生評估。對於胸部刺痛 懷孕或胸部刺痛 哺乳期間的女性,乳頭分泌物變化尤其需要與正常生理現象區分。
警號三:乳房皮膚出現變化(如橘皮、紅疹、潰爛)
乳房皮膚若出現類似橙皮般的粗糙、凹陷、增厚,或者局部有不明原因的紅疹、發炎、潰爛,甚至皮膚發熱、變色,這些都可能是乳癌的徵兆。這些皮膚變化通常不會引起胸部刺痛,但視覺上的異常非常明顯。
升級您的自我檢查:不只找硬塊,更要觀察變化與刺痛關聯
自我檢查是女士們了解自己身體的重要一步。我們不只找硬塊,還要學會觀察乳房的整體變化,將刺痛感與其他異常聯繫起來。
檢查時機:月經結束後一星期內
進行乳房自我檢查,最好的時機是每月月經結束後的一星期內。這段時間,乳房因荷爾蒙影響造成的腫脹感通常已消退,乳腺組織相對柔軟,方便您更準確地觸摸與觀察,更容易發現任何細微的變化。
檢查重點:除了觸摸,更要觀察刺痛位置是否有皮膚或外觀的異常
自我檢查時,除了用手指仔細觸摸乳房是否有硬塊或結節外,您也要站在鏡子前,仔細觀察乳房的外觀。留意胸部刺痛的位置,是否有皮膚變色、凹陷、隆起、或乳頭有沒有異常分泌物等視覺上的變化。將您的刺痛感與任何肉眼可見的異常聯繫起來,這樣能更全面地評估乳房健康。
行動指南:何時應因「胸部刺痛」尋求專業協助?
親愛的朋友,儘管大部分胸部刺痛都與乳癌無關,而且往往是良性問題,但是,在某些情況下,胸部刺痛確實是身體發出的重要訊號,需要我們立即尋求專業醫生的協助。以下這些警號就如同身體告訴我們的「紅色警示燈」,提醒我們必須認真看待。
必須就醫的6大警號(Checklist)
當您感到胸部刺痛時,請您參考以下清單,如果出現任何一種情況,就代表您需要儘快諮詢醫生。
疼痛持續超過一至兩個完整月經週期仍未改善
若您的胸部刺痛感,即使經過了一至兩個完整的月經週期,仍沒有任何改善,這表示疼痛可能不是單純的週期性荷爾蒙波動引起,我們應該請醫生評估。
停經後才出現的全新胸部刺痛
停經之後,女性的荷爾蒙水平通常會趨於穩定,因此,新發生的胸部刺痛就顯得特別需要留意。因為停經後的疼痛,可能與荷爾蒙的關係較小,我們需要謹慎面對。
疼痛固定於乳房某一特定區域,且日益加劇
如果胸部刺痛固定在乳房的某個特定區域,例如持續在一個點上,並且疼痛感隨著時間過去而越來越嚴重,這就不是普遍的脹痛感,而是需要醫生仔細檢查的情況。
疼痛嚴重至影響日常生活、工作或睡眠
當胸部刺痛已經嚴重到影響了您的日常生活、工作表現,甚至讓您夜不安寢,這代表疼痛程度已經超出了身體可承受的範圍。它可能暗示潛在的問題正在惡化,必須尋求醫療幫助。
胸部刺痛伴隨任何乳癌警號(如硬塊、分泌物、皮膚變化)
胸部刺痛本身通常不是乳癌的唯一症狀,但是,如果它伴隨著任何乳癌的典型警號,例如乳房或腋下出現不明硬塊、乳頭有異常分泌物或凹陷,以及乳房皮膚有橘皮樣變化、紅疹或潰爛等,您必須立刻就醫。這時的胸部刺痛乳癌風險就會增加,不容忽視。
伴隨呼吸困難、心悸、冒冷汗等心臟相關症狀
有時候,胸部刺痛不一定來自乳房本身,它可能來自胸部其他器官。如果您的胸部刺痛同時伴隨呼吸困難、心悸、冒冷汗,或是疼痛感延伸至手臂、背部、下巴等,這些都可能是心臟相關疾病的警號,請您立即求醫。
聰明就醫準備:如何向醫生有效描述您的胸部刺痛?
為了讓醫生更快速地了解您的情況,準確地診斷並建議合適的治療方案,您在就醫前做一些小準備,這會讓整個過程更有效率。
準備清單:記錄疼痛開始時間、頻率、持續多久、與月經週期的關係
就醫之前,請您仔細記錄胸部刺痛的詳細情況。例如:疼痛大概在甚麼時候開始?它多久發作一次?每次疼痛會持續多久?疼痛與您的月經週期有沒有關係,是在月經前、中、後發生,還是完全不相關?這些資訊對醫生判斷很有用。
描述痛感:準確形容是「針刺感」、「灼熱感」還是「觸電感」
請您盡量準確地形容您的痛感。它是像針刺一樣的尖銳感?還是胸部刺痛灼熱?又或者是像觸電一樣的感覺?用清晰的詞語描述痛感,可以幫助醫生分辨疼痛的性質。
伴隨症狀:有無其他不適,如發燒、疲倦、體重變化
胸部刺痛有沒有伴隨其他身體不適?例如:您有沒有發燒?是否感覺特別疲倦?體重有沒有在短期內出現不明原因的變化?對於胸部刺痛懷孕或胸部刺痛哺乳的女性,尤其要留意是否伴隨發燒或乳房紅腫,這些可能是乳腺炎的跡象。
藥物史:正在服用的所有藥物、保健品清單
請您列出目前正在服用的所有藥物,包含處方藥、非處方藥,以及任何保健品或中草藥。因為有些藥物也可能引起胸部刺痛,這些資訊可以幫助醫生排除藥物副作用的可能性。
預期會進行的檢查流程
當您就醫之後,醫生會根據您的描述和臨床評估,建議您進行一些檢查,以找出胸部刺痛的真正原因。
臨床觸診:檢查乳房、腋下及頸部淋巴結
醫生會先進行臨床觸診,仔細檢查您的乳房、腋下及頸部淋巴結。他們會留意有沒有摸到任何硬塊、腫脹、皮膚變化或其他異常。
乳房超音波:無痛、無輻射,適合年輕女性及檢查囊腫
乳房超音波是一種常用且安全的檢查方式,它沒有輻射,過程也沒有痛楚。這項檢查特別適合年輕女性,或是用於檢查乳房囊腫等良性病變。
乳房X光攝影(Mammogram):適合40歲以上女性的常規篩查
乳房X光攝影,亦稱為乳房X光檢查,是國際公認針對乳癌的有效篩查工具。此檢查特別推薦給40歲以上的女性,作為定期的乳房健康檢查,有助於及早發現潛在問題。
日常保養與緩解:改善胸部刺痛的居家策略
內衣的選擇:支撐力是關鍵(高達七成改善率)
日常穿戴:選擇尺寸合適、承托力佳的內衣
我們常聽人說,一件好的內衣如同第二層肌膚,它確實可以為我們帶來舒適和自信。其實,選擇尺寸合適,而且承托力好的內衣,是改善胸部刺痛的重要一步。很多時候,胸部刺痛的感覺,是因為乳房沒有得到足夠的支撐,或是內衣過於緊繃,對乳房造成不必要的壓迫。一套合適的內衣,可以有效減少乳房在日常活動中的晃動,減輕韌帶的拉扯,自然會減少不適。有研究指出,多達七成女士在更換合適的內衣後,胸部刺痛的狀況有明顯改善。所以,挑選內衣時,請您務必注意其尺寸與承托力。
運動期間:務必穿著專業運動內衣,減少晃動拉扯
當您進行運動,例如跑步、跳舞或是重訓時,乳房會隨身體大幅度擺動。這種頻繁而劇烈的晃動,可能導致乳房組織和周圍韌帶過度拉扯,進而引發胸部刺痛,甚至出現胸部刺痛灼熱的感覺。所以,運動時穿著專業的運動內衣,非常重要。專業運動內衣可以提供強力的固定與承托,有效減少乳房的移動幅度,保護乳房免受運動衝擊。即使您處於胸部刺痛懷孕或胸部刺痛哺乳期間,輕度運動時,一件合適的運動內衣,也能夠為您提供額外的舒適與保護。
飲食調整的科學根據
減少咖啡因攝取:觀察是否改善週期性胸部刺痛
日常飲食也可能與胸部刺痛有關。咖啡因是一種常見的刺激物,存在於咖啡、茶、朱古力以及某些汽水中。部分女士發現,減少咖啡因的攝取,可以幫助改善週期性胸部刺痛。雖然目前醫學界對於咖啡因與胸部疼痛的直接關聯,仍在持續研究,但若您有週期性胸部刺痛的問題,不妨嘗試觀察減少咖啡因攝取後,胸部不適是否有所緩解。這是一個簡單的自我測試,可以幫助您了解自己的身體反應。
採取低脂飲食:脂肪酸平衡或影響乳房對荷爾蒙的敏感度
除了咖啡因,飲食中的脂肪含量,亦可能影響乳房組織對荷爾蒙的敏感度。一些研究顯示,採取低脂飲食,可以改變體內脂肪酸的平衡,這或許會降低乳房對雌激素等荷爾蒙的反應,從而減輕與荷爾蒙波動相關的胸部刺痛。例如,您可以多吃蔬菜、水果,選擇健康的脂肪來源,例如堅果和橄欖油,並且減少加工食品和高飽和脂肪食物的攝取。這種飲食調整,不止可能幫助舒緩胸部刺痛,更對全身健康有益。
運動與伸展:放鬆緊繃的胸部及周邊肌肉
推薦動作:開胸伸展、背部伸展,改善因姿勢不良引起的胸部刺痛
現代人長時間使用電腦和手機,容易導致姿勢不良,例如駝背、圓肩,這會讓胸部及背部肌肉長期處於緊繃狀態。肌肉緊繃可能壓迫神經,引發胸部刺痛,甚至會出現胸部刺痛灼熱的感覺。所以,透過適當的運動和伸展,放鬆這些緊繃的肌肉,是有效的緩解方法。我們建議您可以嘗試開胸伸展運動,例如將雙手向後交握,輕輕打開胸膛,以及背部伸展運動,例如貓牛式伸展。這些動作可以改善您的姿勢,並且舒緩胸部和背部的肌肉,減輕不適。
運動後收操的重要性
無論您進行任何強度的運動,運動後的收操,一樣不能忽略。運動後的肌肉會收縮,若沒有進行適當的拉伸,肌肉容易變得僵硬和緊繃。這些肌肉問題,亦可能導致胸部刺痛。所以,運動後進行溫和的全身伸展,特別是針對胸部、肩部和背部的肌肉,可以幫助肌肉恢復彈性,減少乳酸堆積,並且預防運動後可能出現的胸部刺痛。
壓力管理與放鬆技巧
深呼吸、冥想等方法對緩解與壓力相關的胸部刺痛之幫助
身心健康密不可分,壓力亦是胸部刺痛的一個潛在原因。當我們感到壓力或焦慮時,身體會分泌壓力荷爾蒙,這會導致肌肉緊繃,並且可能引發胸部不適。所以,學習有效的壓力管理和放鬆技巧,對於緩解與壓力相關的胸部刺痛,非常有幫助。您可以嘗試深呼吸練習,例如緩慢吸氣、吐氣,集中注意力在呼吸上,或者進行簡單的冥想,每天花幾分鐘時間,讓自己心境平靜。這些方法可以幫助您放鬆身心,降低壓力水平,並且間接緩解胸部刺痛。即使您處於胸部刺痛懷孕或胸部刺痛哺乳的特殊時期,良好的壓力管理,也對您的整體健康和舒適度至關重要。
關於胸部刺痛的常見問題 (FAQ)
男性或停經後女性出現胸部刺痛,需要特別注意嗎?
我們都知道,女性的胸部刺痛常常與荷爾蒙變化有關,但是,如果男性朋友或者已經停經的女士出現胸部刺痛,是否也需要特別留意呢?答案是肯定的,這些情況確實需要更加仔細的評估。
男性乳房疼痛的可能原因(如男性乳腺發育症)
男性乳房疼痛通常不如女性普遍,但是,男性朋友如果感覺胸部刺痛,其中一個常見原因就是「男性乳腺發育症」。這種情況通常因為體內荷爾蒙失衡,導致乳腺組織增生。男性乳腺發育症會讓乳房區域出現腫脹、壓痛,甚至會有明顯的胸部刺痛感。此外,某些藥物副作用、肝臟疾病或者其他較為罕見的情況,也可能導致男性出現胸部刺痛,所以,男性如果感覺乳房不適,還是要尋求醫生評估。
停經後荷爾蒙穩定,新發的胸部刺痛更應謹慎求醫
女士停經之後,體內的荷爾蒙水平會趨於穩定。通常,原本與月經週期相關的胸部刺痛也會隨之消失。因此,如果停經後的女士突然出現新的胸部刺痛,即使是輕微的刺痛,也需要特別謹慎。這是因為,在荷爾蒙波動減少的情況下,新發生的乳房疼痛,可能需要排除一些更需關注的原因。所以,停經後出現的胸部刺痛,建議盡快找醫生檢查,才能釐清實際情況。
某些藥物(如避孕藥、抗憂鬱藥)真的會引起胸部刺痛嗎?
有時,我們服用的藥物會產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副作用。胸部刺痛便是其中之一。您可能會好奇,常用的藥物,例如避孕藥或某些抗憂鬱藥,真的會引起胸部刺痛嗎?事實上,這是可能發生的。
解釋藥物如何影響荷爾蒙或神經,導致疼痛副作用
一些藥物透過影響我們體內的荷爾蒙平衡,或者直接影響神經系統,進而導致胸部刺痛。舉例來說,口服避孕藥或者荷爾蒙補充劑,因為含有女性荷爾蒙,它們會模擬身體內荷爾蒙的變化,因此部分女士會因此感到乳房脹痛或胸部刺痛。另外,某些抗憂鬱藥,特別是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SSRI),也有機會引起胸部刺痛,這可能與藥物對神經傳導物質的影響有關。
處理方式:切勿自行停藥,應與處方醫生討論
如果懷疑自己的胸部刺痛是因為藥物引起,處理方式非常重要。請您切記,千萬不要因為感到不適就自行停藥。許多藥物突然停用會引發更嚴重的問題。正確的做法是,將您的情況告知當初處方藥物的醫生。醫生會根據您的具體情況,評估是否需要調整藥物劑量,或者改用其他替代藥物。醫生也會為您詳細解釋藥物影響,然後提供最合適的建議。
胸部刺痛懷孕、胸部刺痛哺乳:這期間的刺痛是正常的嗎?
對於正值懷孕期或哺乳期的女士來說,身體會經歷許多巨大的變化。在這些特殊時期,胸部刺痛懷孕或者胸部刺痛哺乳是很常見的現象。那麼,這些期間的刺痛是否都屬正常情況呢?
懷孕期荷爾蒙劇變與乳腺增生,引發胸部刺痛懷孕相關脹痛與刺痛
女士懷孕期間,體內的荷爾蒙水平會發生劇烈變化。例如,雌激素和黃體酮會顯著升高。這些荷爾蒙會刺激乳腺組織增生,為日後哺乳做準備。乳腺細胞數量增加,乳管擴張,乳房也會因此變得更加豐滿、敏感。許多孕婦會因此感覺乳房脹痛,甚至出現胸部刺痛懷孕相關的刺痛感。這通常是身體適應懷孕的正常生理反應。
哺乳期需注意乳腺炎的可能,分辨正常脹奶與胸部刺痛哺乳相關感染的區別
進入哺乳期,乳房會再次經歷許多變化。乳汁的分泌和排出,使得乳房容易出現脹滿感。正常的脹奶會讓乳房感到飽脹、沉重,也可能有輕微的胸部刺痛哺乳相關不適。然而,哺乳期也需要特別留意乳腺炎的可能。乳腺炎是乳腺組織發炎,通常因為乳管阻塞,導致細菌感染。乳腺炎的症狀包括局部紅、腫、熱、痛,疼痛感會更為劇烈,並且可能伴隨發燒。如果乳房的胸部刺痛哺乳感除了疼痛之外,還有發紅、發熱、硬塊、發燒等症狀,則可能是感染,此時必須立即求醫。醫生會評估情況,然後提供適當的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