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必讀:胸部按壓黃金4大口訣、正確深度與姿勢全指南 (成人、兒童及AED教學)

當身邊有人心臟驟停,正確且及時的「胸部按壓」是爭分奪秒的救命關鍵。掌握一套有效且標準的急救技巧,能顯著提升病患的存活機會。本文將全面剖析成人、兒童及嬰兒的「胸部按壓」黃金4大口訣、正確深度與姿勢,並提供清晰的自動體外心臟去纖顫器(AED)操作指南,助您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成為生命的守護者。

為何「胸部按壓」是搶救心臟驟停的黃金第一步?

掌握黃金搶救時間:腦部缺氧的不可逆轉損害

當一個人突然心臟驟停,其心臟功能會瞬間停止,無法將血液輸送到身體各個器官。其中,腦部對氧氣的需求極高。腦部細胞一旦缺氧四至六分鐘,便會開始遭受不可逆轉的損害。延遲施救會導致永久性腦部損傷,嚴重時患者甚至可能淪為植物人。因此,立即施作「胸部按壓」是爭取黃金搶救時間的關鍵,每一分鐘的延誤,患者的存活率便會下降百分之七至十。早一秒鐘開始急救,就能多一分機會保護腦部功能。

「胸部按壓」的醫學原理:人工維持心臟泵血功能

現在,我們來談談「胸部按壓」的醫學原理。當心臟驟停時,心臟就停止跳動,無法自動將血液泵送至身體。透過規律而有效的「胸部按壓」,施救者能夠以外力壓縮胸腔內的胸骨,間接擠壓心臟。這個動作可以暫時取代心臟的泵血功能,使富含氧氣的血液得以持續流向腦部以及其他重要的器官。這樣可以延緩腦部細胞因缺氧而壞死的速度,為專業醫療人員抵達爭取寶貴的時間。要做到有效的胸部按壓,掌握正確的「胸部按壓深度」及「胸部按壓口訣」至關重要,這確保每一次按壓都能達到最佳效果。

施救前必讀:啟動「胸部按壓」前的關鍵評估與求援(叫、叫、C、D)

當面對突發情況,要進行胸部按壓救援,我們必須先做好一些準備。這些準備步驟好比行動前的地圖,它們會引導我們確保施救環境安全,亦能有效喚來專業協助。以下我們將會詳細講解啟動胸部按壓前,每個關鍵評估與求援步驟,這是整個急救流程中不可或缺的開端,亦是黃金急救時間的基礎。

第一步:確保現場環境安全

施救者準備啟動胸部按壓時,第一件要緊的事是確認現場環境安全。如果現場有交通危險、漏電、火災,或者其他潛在威脅,施救者自己也可能陷入險境。因此,我們必須先將患者移至安全的地方,或者先行排除危險。這樣可以避免施救者與患者受到更多傷害,安全是所有急救行動的基礎。

第二步:「叫」- 評估患者意識與呼吸

現場安全之後,第二個「叫」字口訣是要評估患者有沒有意識,呼吸是否正常。這個步驟非常關鍵,它可以幫助我們判斷病人是否真的需要胸部按壓這項急救。

輕拍雙肩並大聲呼喚,判斷反應

當我們靠近患者,應當輕拍其雙肩,並且大聲呼喚:「先生/小姐,您還好嗎?」我們要觀察患者是否有任何反應,例如睜開眼睛、嘗試說話、身體移動,或者發出聲音。如果患者對這些刺激沒有任何反應,則表示他可能已失去意識。

觀察胸口起伏(5-10秒),識別正常呼吸與瀕死呼吸

接著,我們觀察患者的胸口是否有正常起伏,這是判斷呼吸的重要指標。我們花費5至10秒仔細觀察。正常的呼吸應該規律有深度。我們須注意,患者可能出現「瀕死呼吸」。這是一種不正常、費力、急促或者僅是喘氣式的呼吸。它不是有效的呼吸。若發現患者有瀕死呼吸,我們就應該視為沒有正常呼吸,並預備下一步施救胸部按壓。

第三步:「叫」- 立即致電求援並尋找AED

一旦我們確認患者沒有意識,亦沒有正常呼吸,下一個「叫」字口訣是馬上呼叫專業人員求援,亦盡快尋找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AED)。這兩個動作必須同時進行,每一秒都非常寶貴。

指派旁人或親自撥打999求助

如果現場有其他人在旁,我們應當明確指派其中一個人。例如,指著對方說:「那位穿紅色衣服的人,請您立即撥打999求助,並告知接線員這裡有人暈倒,亦沒有呼吸!」這樣可以避免多人同時撥打電話,又或者沒有人撥打電話的情況。如果現場只有我們一人,我們必須立即親自撥打999。撥打電話時,可以開啟擴音功能,讓接線員在我們開始胸部按壓時提供指導。

指示旁人取來最近的自動體外心臟去纖顫器(AED)

同時,如果現場有旁人,我們應當指派另一位去尋找,並取來最近的自動體外心臟去纖顫器(AED)。公共場所,例如商場、學校、港鐵站,大多設有AED。AED是搶救心臟驟停患者的重要設備之一。它可以分析心律,亦在必要時提供電擊。它配合胸部按壓,可以大幅提升患者的存活機會。如果我們不知道AED在哪裡,可以向999接線員查詢,或者向周圍人士求助。在等待AED到場時,我們不應中斷進行高品質的胸部按壓。

從知識到行動:標準成人「胸部按壓」技術完全指南

「胸部按壓」的正確位置與姿勢

定位方法:胸骨下半部,兩乳頭連線中點

當我們面對心臟驟停的緊急情況,有效的「胸部按壓」是搶救生命的關鍵。第一步是確保按壓位置正確,這樣才能事半功倍。成人「胸部按壓」的正確位置,在於傷者胸骨的下半部,具體來說,就是兩乳頭連線的中央點。確定這個位置十分重要,因為它確保每一次按壓都直接作用於心臟,避免對肋骨造成不必要的壓力,同時減低施救者擔心「胸部按壓會痛」而猶豫的機會。準確的定位是高品質「胸部按壓」的基礎。

標準姿勢:雙手互扣、掌根按壓、手肘伸直、身體前傾

定位完成後,下一步就是採取標準的施救姿勢。施救者需要將一隻手的掌根置於上述的正確位置上,然後將另一隻手疊放其上,雙手手指互扣,這樣可確保力量集中,避免按壓到肋骨。按壓時,雙手手肘必須保持伸直,不能彎曲,同時將身體重心微微前傾,利用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壓。這個姿勢不僅能產生足夠的「胸部按壓深度」,達至有效按壓,亦可減少施救者的體力消耗。

掌握「胸部按壓」的黃金口訣與數據

說到「胸部按壓」的實踐,專業人士歸納了一套「胸部按壓口訣」,簡單易記,幫助施救者在慌亂中保持沉著。這套口訣包含四個關鍵元素,掌握它們,便能大幅提升救援成功率。

用力壓**:深度達5至6公分

第一個口訣是「用力壓」。進行「胸部按壓」時,按壓深度必須達到5至6公分。這個深度確保心臟能夠被有效擠壓,將血液泵送到身體各處,特別是大腦。如果按壓不夠深,血液循環不足,便難以挽救生命。施救者需明確感知每一次按壓都足夠有力,才能達到理想的「胸部按壓深度」。

快快壓**:頻率每分鐘100至120次(參考《Stayin’ Alive》節奏)

第二個口訣是「快快壓」。按壓的頻率每分鐘要維持在100至120次。這個速度確保血液持續流動,維持重要器官的氧氣供應。若覺得難以把握節奏,可以參考經典歌曲《Stayin’ Alive》的節奏,它的拍子剛好符合這個標準,有助施救者穩定頻率。快速且穩定的按壓,是有效搶救的要素。

胸回彈**:每次按壓後讓胸廓完全回彈

第三個口訣是「胸回彈」。每一次按壓之後,必須讓胸廓完全回彈至原始位置,才可以進行下一次按壓。這個回彈過程讓心臟有足夠時間重新充滿血液,確保每一次按壓都能泵出足夠的血量。若沒有完全回彈,每次按壓的效率都會大打折扣,影響救援效果。

莫中斷**:中斷時間控制在10秒內

最後一個口訣是「莫中斷」。進行「胸部按壓」的過程中,中斷時間必須控制在10秒以內,愈短愈好。持續不間斷的按壓,對於維持腦部血液循環至關重要。任何長時間的中斷都會導致腦部缺氧,降低存活機會。所以,施救者應盡量避免任何不必要的停頓。

簡化施救:「只壓胸CPR」(Hands-Only CPR)更有效

為何未受訓公眾無需進行人工呼吸

很多人學習心肺復甦術時,往往對人工呼吸有所顧慮。幸好,現代急救指引已將「只壓胸CPR」(Hands-Only CPR)列為成人心臟驟停施救的有效方式,特別適用於未曾受訓的公眾人士。研究顯示,單純高品質的「胸部按壓」,與結合人工呼吸的傳統CPR,在提高成人心臟驟停存活率方面效果相近。這是因為心臟驟停初期,患者體內仍有一定氧氣,主要問題是血液不流動。因此,立即且持續的「胸部按壓」才是當務之急。這樣不僅簡化了步驟,還大幅降低了施救者的心理負擔和衛生顧慮。

如何克服施救猶豫,專注高質素「胸部按壓」

面對突發的緊急狀況,許多人可能會因為不確定、害怕造成傷害,或者擔心「胸部按壓會痛」而猶豫不決,遲遲不敢施救。可是,在心臟驟停的黃金時間內,任何施救都比不施救好。即使您未曾接受過專業訓練,或擔心無法做到完美,只專注於高品質的「胸部按壓」仍然可以顯著提高患者的存活機會。記住上述的「胸部按壓口訣」並盡力實踐,每一次的按壓都是為生命爭取機會。您的果斷行動,就能為傷者帶來一線生機。

靈活應變:兒童與嬰兒的「胸部按壓」特殊技巧

朋友,您已了解成人「胸部按壓」的黃金口訣。但是,面對體型較小的兒童或更幼小的嬰兒,我們施救時必須靈活應變,因為他們的身體結構與成人有很大差異。正確的「胸部按壓」技巧對於兒童及嬰兒的搶救同樣至關重要,我們需要調整手法、位置和深度,才能確保急救有效並避免傷害。

兒童(1歲至青春期)「胸部按壓」要點

當我們為1歲至青春期的兒童進行「胸部按壓」時,需要考量其身體發育階段。他們並非縮小版的成人,骨骼和器官都比較脆弱,所以按壓方法和深度也要相應調整。

手法:單手或雙手掌根按壓

施救時,您可以選擇單手或雙手掌根進行「胸部按壓」。兒童體型差異大,所以施救者應根據孩子的大小調整,同時要確保施加足夠的壓力。如果孩子比較小,可能只需要用單手掌根按壓;如果孩子體型接近青少年,那麼採用與成人相似的雙手掌根按壓便會更有效。無論單手或雙手,手指都要抬離胸廓,這樣可以避免肋骨受傷,確保力量集中於掌根,避免「胸部按壓會痛」的不必要風險。

深度:約5公分(或胸廓厚度1/3)

進行「胸部按壓」時,應將深度控制在約5公分。這個深度確保血液能夠被有效泵送至全身。或者,您也可以記住另一個「胸部按壓深度」口訣,就是按壓至胸廓厚度的三分之一。重要的是,每次按壓後,胸廓必須完全回彈,讓心臟有空間重新充血,才能維持有效的血液循環。

嬰兒(1歲以下)「胸部按壓」要點

為1歲以下的嬰兒進行「胸部按壓」,需要極度小心。他們的身體非常脆弱,骨骼和內部器官更容易受損。因此,我們必須用更精準的方法和更輕柔的力度進行。

位置:胸骨中央,乳頭連線正下方

施救嬰兒時,「胸部按壓」的位置十分關鍵。您應該將手指放在嬰兒胸骨中央,也就是兩乳頭連線的正下方。這個位置是確保有效按壓心臟的關鍵點。同時,這個位置也能避開嬰兒胸骨上端的軟骨,減少受傷機會。

手法:兩指法或雙拇指環繞法

對於嬰兒的「胸部按壓」手法,我們通常會使用兩指法或雙拇指環繞法。如果只有一位施救者,請用兩隻手指(食指和中指或中指和無名指)進行按壓。手指垂直於胸廓,輕輕按壓。如果現場有兩位或更多施救者,那麼採用雙拇指環繞法會更有效率。施救者用雙手環抱嬰兒胸廓,然後雙拇指疊放在胸骨中央進行按壓。這個方法可以提供更穩定和均勻的壓力。

深度:約4公分(或胸廓厚度1/3)

針對嬰兒進行「胸部按壓」,深度大約是4公分。這比成人和兒童的深度淺一些。與兒童相似,您也可以記住按壓至胸廓厚度的三分之一這個「胸部按壓口訣」。這樣可以確保按壓有效,同時最大程度地減少對嬰兒細嫩身體的傷害。每次按壓後,一定要讓嬰兒胸廓完全回彈。

「胸部按壓」與AED的無縫配合:將存活率最大化

在緊急關頭,高質素的胸部按壓,是挽救心臟驟停患者生命的關鍵第一步。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AED)是重要的輔助工具,它與胸部按壓互相配合,能夠將存活率最大化。AED能有效糾正心律不正,我們只要掌握其操作方法,並與持續的胸部按壓緊密結合,就能發揮最大的救命效用。

AED簡易操作口訣:「開、貼、插、電」

當AED送達現場時,大家可能會感到緊張。可是,AED設計十分簡單。我們只要記住「開、貼、插、電」這個簡易操作口訣,就能夠輕鬆使用它,輔助胸部按壓,挽救生命。

開啟電源,遵從語音及圖示指示

大家首先要做的,是開啟AED的電源。現在的AED機種,多數都有清晰的語音提示以及圖示指引。所以,我們只要跟隨這些指示操作,就能開始下一步。

將電極貼片正確貼於患者裸露的胸膛

電源開啟後,AED會指示我們將電極貼片貼在患者的胸膛上。我們必須確保患者的胸部完全裸露,並且將兩片電極貼片,依照AED上的圖示,正確地貼於患者的胸部。貼片要緊貼皮膚,確保接觸良好。

插入電極線,讓AED自動分析心律

貼好電極貼片之後,下一步就是插入電極線。我們需要將電極線的插頭,插入AED的指定插孔。AED接收到心電信號之後,便會自動分析患者的心律,判斷是否需要進行電擊。

聽從指示,確保無人接觸後按下電擊按鈕

AED完成心律分析後,假如偵測到需要電擊的心律,它會發出語音提示,建議我們進行電擊。此刻,我們必須大聲提醒周圍所有人士遠離患者,確保沒有人接觸到患者的身體。確定安全後,我們就可以按下電擊按鈕。

電擊後立即恢復高質量「胸部按壓」的重要性

AED電擊成功後,許多人會以為任務完成,或者猶豫是否繼續胸部按壓。然而,電擊只是重啟心臟的機會。患者的身體功能尚未完全恢復正常,所以我們必須立即恢復高質量胸部按壓,確保血液循環,這是持續提高存活率的關鍵。

AED分析及充電期間亦應持續按壓

AED在每次電擊後,會自動進入兩分鐘的循環,並且再次分析心律。在這個分析期間,以及AED進行充電的短暫時間內,我們都不應停止胸部按壓。持續的胸部按壓能夠維持患者的血液循環,並為腦部及其他重要器官提供氧氣。

以2分鐘為一循環,交替進行「胸部按壓」與AED分析

我們應該將整個救援過程視為一個2分鐘的循環。在每2分鐘的循環內,我們大部分時間都要進行高質量胸部按壓,只有在AED發出提示進行心律分析的短短數秒鐘,才需要暫停按壓。AED分析完成後,不論是否建議電擊,我們都必須立即恢復胸部按壓,直到專業醫護人員接手為止。胸部按壓的深度和頻率的維持,是提高患者存活率的重要因素。

關於「胸部按壓」的常見問題 (FAQ)

我沒有受過專業急救訓練,可以進行「胸部按壓」嗎?

不少朋友會問,如果沒有學過急救,當遇到危急情況,可以為傷者進行胸部按壓嗎?答案是肯定的,即使沒有專業急救訓練,您仍然能夠為生命作出關鍵的幫助。因為最重要是即時施救,立即進行胸部按壓能有效挽救生命。

現時國際指引都鼓勵未受過專業訓練的普通人,在確認現場安全和傷者無意識、無正常呼吸後,立即實施「只壓胸CPR」,也就是持續的胸部按壓。此方法毋須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大大降低施救門檻。只要您記得撥打999求助,並按照接線生指示,或參考文中的胸部按壓口訣,持續對傷者進行高品質的胸部按壓,就能為傷者維持血液循環,爭取更多黃金搶救時間。請緊記,任何嘗試都比袖手旁觀好。

我一定要為陌生人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嗎?

許多人在緊急施救時,會猶豫是否要為陌生人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事實上,最新急救指引指出,單純進行高品質的胸部按壓,與結合人工呼吸的施救方式,在挽救生命方面具有相近效果。這意味著,即使您不願意或不方便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您仍然可以透過持續的胸部按壓,為傷者提供有效幫助。

如果因為衛生或個人因素對人工呼吸有顧慮,您可以選擇完全省略人工呼吸的步驟。請專注於持續的胸部按壓,每分鐘按壓一百至一百二十下,深度達五至六公分,確保胸廓完全回彈,並且盡量不要中斷。只要這樣做,就可以維持傷者的血液循環,將氧氣輸送到重要器官。

「胸部按壓」會否導致肋骨骨折或令傷者感到痛楚?我應否擔心?

進行胸部按壓時,施救者需要以足夠的力度和深度進行按壓,以確保血液能夠有效流動。此過程確實可能導致傷者出現一些輕微傷害,例如肋骨骨折或軟組織損傷。這些情況偶爾發生,有時會令胸部按壓會痛。

但是,當一個人因心臟驟停而失去意識時,最重要是立即恢復血液循環,將氧氣輸送到腦部及其他重要器官。如果沒有即時的胸部按壓,腦部會在數分鐘內因缺氧而遭受不可逆轉的傷害,甚至導致死亡。與生命相比,肋骨骨折這類潛在傷害是次要的。施救者的目標是救命,而不是避免輕微傷害。

請大家按照正確的胸部按壓口訣和深度進行操作:用力壓(深度達五至六公分)、快快壓(頻率每分鐘一百至一百二十次)、胸回彈莫中斷。只要遵循這些指引,就能最大程度地減少不必要的風險,同時提供最有效的急救。

我應該在甚麼情況下才停止「胸部按壓」?

胸部按壓是一項需要持續進行的急救措施,不應輕易中斷。您應該在以下特定情況下才停止胸部按壓:

  1. 專業醫護人員到場接手:當救護車抵達,專業醫護人員接管施救過程時,您就可以停止。
  2. 傷者恢復生命徵象:如果傷者開始有意識、正常呼吸或有其他明顯活動跡象,您可以停止。
  3. 自動體外心臟去纖顫器(AED)分析心律並建議電擊:AED每次分析心律時,通常只會短暫(數秒)中斷按壓,電擊後需立即恢復胸部按壓。
  4. 施救者筋疲力盡,無法繼續施救:持續按壓會消耗大量體力。如果施救者感到疲憊,無法再有效按壓,而現場有其他人可以替換,應該立即更換施救者。若是獨自一人且真的無法繼續,在極端情況下才考慮停止。

請緊記,除了AED分析心律的短暫中斷,應確保胸部按壓的中斷時間不超過十秒。持續高品質的胸部按壓是成功搶救的關鍵。